晚疫病是芹菜种植中常见的一种病害,主要影响叶片,同时也会危害叶柄、茎及种子。该病不仅在芹菜生长时期影响作物,甚至在采收后及贮藏过程中也可能导致严重损失。了解晚疫病的症状特点及防治措施,对于保障芹菜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晚疫病又称为斑枯病,初期症状表现为油浸状的小斑点,随着病斑的扩大,边缘会变为黄褐色,而中间部分则呈现黄白色到灰白色。随着病情加重,叶片可能会干枯,整个植株生长缓慢,株高降低,食用价值也随之下降。病原真菌在种子和病残体上过冬,利用风、农具及人类活动进行传播。带菌种子可造成远距离传播。
斑枯病的发生和传播需要条件特定的冷凉多湿气候,病菌在20-25℃的温度及高湿度下最为活跃。在温室中,排水不畅、过度浇水、暴雨、通风不及时及昼夜温差大的情况下,都可能引发这一病害。此外,温度过高或过低、缺乏肥料也会降低芹菜的抗病力,加重病害的发生。
为了有效防治斑枯病,可以采取以下农业措施:从无病种株上采种,或使用超过两年的陈种子。此外,若使用新种子,需进行消毒处理。具体方法是用48℃的水浸种30分钟,然后用冷水冷却,待其晾干后再播种。同时,应及时清除温室内的病残体,进行集中深埋处理。
在发病初期,尽早摘除病叶和底叶,减少病源传播。同时,加强田间管理,科学灌水和通风,控制温度与湿度限制病菌滋生。白天温度应保持在15-20℃,超过20℃时要及时通风,夜间温度则应控制在12-15℃之间,以减少结露现象。此外,施肥应在保证基肥充足的前提下,适时适量追肥,及时清除杂草,以减少病害风险。
在植株定植前,可以通过密闭温室的方法进行防治,每667平方米用百菌清烟剂350克,熏烟4-6小时。发病初期,每667平方米可以喷用5%百菌清粉尘1000克,或者使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其他药剂进行喷洒。根据情况,每7-10天喷洒一次,连用2-3次以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通过上述的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轻斑枯病对芹菜的影响,保障农作物健康生长,提升产量和食用价值。
上一篇:秋芹菜分期巧管产量高
下一篇:日光温室秋冬芹菜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