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为您介绍一种早熟杂交辣椒品种的特性、栽培方法和管理技巧,以帮助您在种植过程中获得更好的收成和经济效益。
该辣椒品种为早熟杂交种,果实呈绿色,皮薄且味辣。其果实在膨大初期呈皱缩状,随后变得光滑,果长在20至30厘米,果肩宽度达到3厘米。单果重约为50至60克,同时具备良好的耐辣椒疫病和抗病毒特性,适宜低温和光照不足的环境。该品种长势良好,结果性强,每667平方米的产量可达3500至4000千克,特别适合于日光温室和大棚栽培,甚至在露地栽培中表现也不错。尤其在秋冬季节,日光温室栽培此品种相较于其他辣椒品种具有更好的收益。
在和田地区,秋冬季的最佳播种时间为每年的6月15日至20日。
在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可以将种子浸泡在55℃的温水中,或使用10%的磷酸三钠溶液浸泡20分钟;之后清洗并用纱布包裹,置于通风保湿的28至30℃环境中催芽。当约60%的种子发芽露白后,即可进行播种。播种前在准备好的苗床上浇足底水,待水渗透后均匀撒播种子,并覆上1至1.5厘米厚的营养土,同时在苗床上铺一层薄膜,使用遮阳网以促进快速均匀的出苗。
从播种到出苗期间,苗床需保持高温,白天温度宜在28至30℃,夜间保持在20℃,而地温则需保持在不低于20℃。苗出土后要及时揭去薄膜,以防幼苗徒长,并将温度调控在白天25至30℃、夜间15至20℃之间。当幼苗长至3叶1心时即可进行分苗,标准株行距为10×10厘米。分苗后应及时浇水并适度遮荫,为缓苗创造有利条件。
在定植前需整地施肥,每667平方米施入5至6吨腐熟的优质有机肥、30千克磷酸二铵、20千克钾肥与100至150千克油渣,深翻30厘米,起高垄,垄高35至40厘米,垄宽80厘米,垄距40厘米。定植株行距设定为40×50厘米,双株种植,667平方米定植5200至6000株为宜。最佳定植时间为9月上旬,需注意遮荫及浇足定植水,次日再浇缓苗水。若气温过高,可通过覆盖麦草或稻草来降低土壤温度。
该品种喜温、喜肥、喜水,但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易发病。因此,栽培时需高度重视温湿度的调控。苗定植至缓苗期间,白天温度控制在23至30℃,夜温保持在15至18℃,地温控制在18至25℃,空气湿度保持在75%至85%左右。缓苗新叶长出后,白天温度调整至28至30℃,夜间13至15℃为宜。苗定植20至25天后,门椒长至3至4厘米时进行追肥浇水,建议使用15至20千克尿素和5至10千克磷酸二氢钾,并浇水以促进吸收。
该地区辣椒容易发生的主要病虫害有病毒病和疫病,害虫方面主要是蚜虫。在病害初期可使用20%的病毒A500倍液或病毒敌800倍液进行防治。同时,需重视蚜虫的防治,因为它是病毒的传播源。在蚜虫初期发生时,可用10%的吡虫啉2000倍液或一遍净800至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而对于疫病,推荐使用70%安泰生600倍液或50%安克500至800倍液进行交替喷雾,每次间隔7天,连续3至4次效果最佳。
在温室中栽培时,该品种应在果实较硬时及时采收,尤其是门椒品种,若不及时采收会导致落花落果,从而影响产量。在盛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应加强采收工作,采收时机恰当可在元旦、春节期间大量上市,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上一篇:辣椒杂交种技术
下一篇:辣椒品种――美人椒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