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水产技术推广站黎文辉撰写
珍珠龙胆,又被称为龙虎斑或珍珠斑,是一种由鞍带石斑鱼与棕点石斑鱼杂交而成的石斑鱼新品种。由于其体表布满形似珍珠的黑褐色斑点,因而得名。珍珠龙胆肉质细嫩、成长迅速,且具备较强的抗病能力,显示出良好的杂交优势。
珍珠龙胆最适合在盐度为25到35‰、水温为22℃到30℃的环境中生长。广东沿海,尤其是惠州海域,常年的海水盐度保持在28到32‰之间,水温在23到29℃之间,提供了优越的海洋地理条件。这使得珍珠龙胆海水网箱养殖业在惠州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这不仅提升了海水养殖的品种结构,也为渔民增收提供了机会。
珍珠龙胆的海水网箱养殖需要较高的网箱和水文条件。通常,养殖地点的水深推荐在5到7米,水温在23℃至28℃之间,并需良好的水体交换,盐度约为30‰。在惠州的东升岛附近设有实验养殖地点,网箱规格主要为3m×3m和3m×6m,适宜的网箱面积有助于水体的有效交换和网衣的清洗。
建议在每年的4月到5月进行鱼苗放养,此时水温适宜,水质良好,有利于鱼苗适应新环境。我们在2014年5月4日从广东省水产苗种试验中心采购了30000尾强健的鱼苗,并在实施前对网箱进行清洗,确保良好的养殖环境。
在放苗后的第二天开始,以少量的浮性颗粒饲料为主进行投喂,并逐步增加投喂的小杂鱼,直到养殖一个月后完全转为小杂鱼的投喂。根据气候情况调整投喂频率与量,确保鱼苗摄食的有效性。
海水网箱养殖中的水质管理至关重要。需定期检测周围海水的pH值、盐度和溶氧等指标,以保持水质的适宜状态,促进珍珠龙胆的健康成长。
珍珠龙胆在养殖过程中相对不易感染疾病,但在炎热的夏季,需要特别注意水温升高和低溶氧的影响。定期在饵料中添加维生素及其他补品能够有效提高鱼体的免疫力。
鱼苗放养后,需定期进行分级管理,以控制养殖密度并保持鱼儿的健康。每40到45天进行一次分级,确保鱼的生长均匀,避免因过度饱食引起的健康问题。
每月需对每个网箱进行生物学测量,以评估珍珠龙胆的生长情况。经过520天的养殖,鱼从平均重80克增重至930克,经济效益显著。
本次养殖试验共收获23560尾鱼,产量达29450千克,总利润654900元,利润率为40%。通过成本与效益分析,能得出养殖珍珠龙胆具备良好的经济前景。
通过此次养殖实验,可见珍珠龙胆海水网箱养殖在经济效益和生长速度上均表现优异。未来,随着对苗种与饵料成本的控制及日常管理的加强,相关养殖活动将在珠三角沿海区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上一篇:秋季海参圈养殖管理问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