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阅读了一篇来自水产前沿的行业采访,令人深思。采访中提到,过度追求“快”这个目标可能对整个水产行业造成深远影响。作为石斑鱼养殖的从业人员,我对这一观点深有共鸣,特别是在我们行业中,“快速”几乎渗透到每一个环节。本文旨在总结一些在市场上观察到的现象,并与读者分享我的看法。
海南文昌烟墩村是全国石斑鱼苗种的重要基地,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热带气候及优质海水,使其成为石斑鱼养殖的风向标。2016年,珍珠龙胆石斑鱼在养殖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远远领先于其他品种,如杉虎斑、青斑等。
珍珠龙胆石斑鱼的特点有:肉质细腻、外形美观、抗病力强。这种鱼从出生时就展现了许多优势。然而,在谈及这些优点时,很多养殖户却对此持保留态度。但如果提到这条鱼在7-8个月内便可销售时,养殖户的眼神便开始变得热切。实际上,在石斑鱼的养殖市场,快速变现的潜力与养殖的选择总是紧密相连。
市场决定了一切。虽然青斑在生长速度上优于许多其他品种,但与珍珠龙胆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这种鱼从投苗到出鱼仅需8-10个月,这使得养殖者更倾向于选择珍珠龙胆。根据海南苗厂的数据,青斑苗的价格为0.4元/公分,而杉虎斑的价格也在不断下跌。尽管市场竞争激烈,珍珠龙胆的苗仍供不应求,其价格高达2.3元/尾至5.5元/尾,这继续吸引着养殖业者的目光。
在石斑鱼养殖中,时间代表效率,而速度则意味着金钱。特别是在标苗环节,标苗场通常选用03筛的珍珠龙胆苗,经过短短几天的喂养后,再进行科学喂料,保证水质和有效管理,便能在一个月内将苗长到10-12cm,产生可观的经济收益。然而,市场也并非一帆风顺,随着时间的推移,黑身病等问题频频出现,给养殖者带来了风险。
目前,海南地区的珍珠龙胆苗种成活率尚不足30%,市场面临严重的成本压力,这让珍珠龙胆的前景令人担忧。种质的退化、开放式的培育模式以及经验式的养殖方法,都是当前石斑鱼养殖面临的短板。虽然养殖规模大于邻国,但是在市场竞争力上却相形见绌。
中国的石斑鱼养殖量虽大,但仅靠量变无法实现质变。如何打破增长乏力的瓶颈,成了每一个石斑鱼养殖从业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提升整个行业的标准与质量,是我们能够走向更高发展的关键。
来源:水产前沿
作者:青岛七好营养科技有限公司李庆飞
下一篇:四五月份多宝鱼大菱鲆养殖病害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