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鱼室内人工养殖技术

养殖信息
2025-01-24 23:23:54
0

鲍鱼的生活习性与养殖方法

鲍鱼属于鲍科动物,主要栖息在岩礁海岸和水流急促的浅海区域。它们通常以海底岩礁作为栖息地,通过脚部在岩礁上匍匐前行,习惯于昼伏夜出,以周围的海藻为食。鲍鱼的生长相对缓慢,自然状态下一年只能生长约2厘米。由于这些特性,在人工育苗后,增殖放流成为解决其捕捞压力的重要途径。目前的养殖方式包括海上浮架吊笼、网箱养殖、潮间带池沼养殖以及多层水槽的工厂化养殖等。以下将介绍室内深水池塑料笼养殖的具体技术。

适宜的自然条件

养殖鲍鱼所需的自然条件应水陆交通便利,海区水流通畅。海水应有半日潮的涨落特性,年平均盐度为31.5%,PH值在8.0到8.22之间,水温应保持在10到29℃之间。

鲍鱼室内人工养殖技术

鲍鱼养殖设施

育苗池和养成池

育苗池的尺寸可为1×8×1米,设置38口;2×8×1米设置20口;4×6×1.2米设置12口。

沉淀池

可设500吨的沉淀池2口以及150平方米的沙滤池2口,每个池下设有5条8寸抽水管。

动力与供水设施

需要配备3台7.5千瓦的鼓风机、2台抽水泵和7台12HP柴油机,并且确保供气、供水设施齐全。

鲍笼及附苗备件

至少准备1万个鲍笼和1万多片附鲍苗片。

养成技术

采用台湾的鲍鱼养殖方法,即室内深水塑料笼养殖。在养殖过程中,可以重叠5到6层黑色塑料笼,以实现空间的充分利用,从而形成高密度、增氧和流水的养殖方式。这种塑料笼的优点在于基础设施成本低,单位面积产量高。不过,这种养殖方式也存在管理上的难度,尤其是在夏秋季节,若缺乏新鲜海藻,容易引发水质污染。

育苗时,应采用0.5×0.5厘米的附苗白片,并结合塑料薄膜进行科学采苗。

科学管理措施

放苗密度

每个40×32×13厘米的笼内放置25到50个鲍苗(鲍苗体长2到5厘米),每平方米池面积应放置435到700个鲍苗。放苗密度直接影响鲍鱼的生长速度和单位面积产量,过于密集会导致生长速度和成活率下降,而放得太稀则会增加养殖成本并降低产量。

光照管理

鲍鱼为喜暗的单壳贝类,通常在夜间寻找食物。因此,最好采用适度的弱光管理,并利用双层黑色网来遮光,保持光强在200到300lx之间。

水的更换与池底清洁

夏季日流水量应为总水体的4到5倍,秋冬季节日加水量为3倍;春夏季每3天更换一次水,秋冬季每5天更换一次。在每次换水时,要结合池底、池壁和笼的清洗,以完全清除残饵和排泄物,并尽量缩短干露时间。

饲料投喂

鲍鱼的主食应为新鲜海藻,尤其是嫩叶状海藻,如海带和裙带菜。日投饵量应为鲍鱼体重的10%到15%。另外,可以适当喂食其他海藻和干饲料。在实际投喂时,要考虑到鲍鱼对不同海藻的偏好和摄食效率。

水质监测

为确保水质良好,建议每3到5天清扫一次水池,养殖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沉淀和过滤。此外,每天至少进行两次水质检测,并记录水环境因子,每15天对鲍鱼进行体长测量。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