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原名沙沥,由于其表面布满肉刺,形状类似黄瓜,因此被形象地称为“海黄瓜”。它富含营养,常被视为延年益寿的珍贵滋补品,有着“海中人参”的美誉。根据专家分析,海参主要由丰富的黏蛋白和多种氨基酸构成,具备抗肿瘤、抗凝血和防衰老的显著功效。
海参一般栖息在3米至15米深的浅海区域,偏好水流平静且海藻繁茂的岩礁底部或者大叶藻丛生的固沙海底。它对低盐环境不耐受,最适宜的盐度范围在28至38之间。因此,养殖池塘应建在水质清澈、饵料丰富且远离污染源的海域,以促进海参的快速生长。
海参倾向于附着在坚硬的底质上,因此在养殖时需要人工创造这种环境。可以通过在池塘底部投放石头、瓦片或水泥砖等材料进行造礁。石头的表面积较大,有助于提供丰富的生长基础饵料,为海参提供充足的食物。
在池塘建好后,选择合适的海参苗进行放养。理想的苗种应选择早产的强壮苗种,规格在3至10厘米之间,且需无伤病。每0.15公顷的面积可以放养2000至6000头,过于密集的放养可能引发病害,影响整体生产效益。
海参的日常管理相对简单。首先是水质管理,建议采用自由纳潮式养殖,确保每天进行两次换水,以防水质恶化带来的病害。海参对温度适应能力强,范围在0℃到20℃之间都能正常生长。一旦水温超过28℃,应采取遮阳和换水等降温措施。
海参主要以浮游生物、底栖硅藻和有机碎屑为食,海水中的自然饵料通常能够满足它们的生长需求。在浮游生物稀少的季节,可以适当投喂一些饲料。此外,海参的天敌较少,主要包括日本鲟和鲈鱼,发现后应及时捕捞以保护海参健康。
上一篇:淡水鲳成鱼养殖:鱼种池套养技术
下一篇:巴西鲷养殖之水霉病及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