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圈养殖过程中病害发生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养殖信息
2025-01-24 23:23:12
0

养殖环境问题分析

水体变化对海参养殖的影响

随着环境的恶化,水体质量发生显著变化,常造成低氧或无氧状态,导致嫌气性细菌大量繁殖。这种情况下,池底的杂质和有机物会经过厌氧分解,造成氨氮、硫化氢以及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浓度提升,从而加大有机耗氧量,底层水体的缺氧情况愈加严重。此时,pH值和盐度等水质指标的剧烈波动,亦会导致本就抗逆性弱的海参产生严重应激反应,进而引发疾病与死亡,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

药物不规范使用的风险

在海参养殖中,野杂草和杂藻的问题时有发生,许多养殖者会使用杀草剂或农药进行处理。虽然短期内解决了杂草和藻类的问题,但也引发了更为严重的后果:池底环境腐败,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大量死亡,药物残留及其毒性对海参造成进一步威胁。这些问题进一步导致海参发病率上升,直接影响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疾病发生的原因

养殖水体环境的恶化,主要源于水体变化和药物的不规范使用,使得海参出现应激反应,降低了其机体抵抗力。由于海参本身抗逆性和抗病能力较弱,在内外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海参极易感染细菌等病原体,最终导致发病和死亡。

三步走养殖方案

为应对以上问题,我们制定了三步走养殖原则:改底解毒、爽水解毒与保水养水。

海参圈养殖过程中病害发生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改底解毒

首要步骤是快速改善池底环境,有效去除池底的黑底和异味,清理残饵和有机物。

爽水解毒

此步骤旨在去除水体中的药物残留和有毒成分,以保障水质安全。

保水养水

最重要的步骤在于提供丰富的有益菌群与天然藻类,以提升水质。通过凝聚和吸附底泥及水体中的有机残留物,有益菌能有效分解有机物并降低水中的有害物质。此外,定期使用保水养水方案能够抑制野杂草和杂藻的滋生,有效降低药物使用频率和残留,从而提升海参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为消费者提供绿色无公害的食品。

武汉华扬动保推荐的操作方案

改底解毒操作

在每次使用杀虫剂和杀草剂后,或发现池底腐败时,应立即进行改底解毒。推荐使用降氮解毒剂(底爽A+B)或底毒消。

用量:降氮解毒剂250~300克/亩;水质严重恶化时为400~500克/亩;底毒消每袋覆盖2-4亩。

用法:将降氮解毒剂混合并均匀泼洒全池,底毒消为速溶泡腾颗粒,直接使用即可。

爽水解毒操作

在改底解毒后3天进行爽水解毒,推荐使用爽水解毒剂或水质保护解毒剂。

用量:爽水解毒剂1000克覆盖2~3亩;水质保护解毒剂1000克覆盖3~5亩。

用法:直接将产品均匀泼洒全池。

保水养水操作

在爽水解毒后2天进行保水养水,之后每隔15~20天使用一次。建议使用底垢净Ⅲ、绿源多肽加激活素或溢水藻元。

用量:底垢净Ⅲ1000克覆盖8-10亩,绿源多肽1桶配激活素3瓶覆盖10亩,溢水藻元1瓶覆盖6-8亩。

用法:使用前需100倍水稀释,发酵2-3小时后全池泼洒,晴天10点至14点之间使用效果更佳。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