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作为一种重要的水产品,在养殖过程中常会遇到多种病症,如海参肿嘴、黄肠、肠道积水和化皮等。这些病症不仅影响海参的生长,还可能导致死亡,对养殖效益造成严重影响。
海参在环境变化过程中,尤其是在更换水池或进行药浴时,容易出现应激。这种应激使海参活力下降,摄食能力减弱。如果在苗体状态尚未恢复时就开始投喂饵料,容易导致残饵和粪便的增加,从而加速水质恶化。同时,当前许多苗室在水质处理上存在不足,频繁使用二氧化氯等消毒剂,常温下的菌类繁殖缓慢,导致水体污染加重,最终表现为海参肿嘴、闭口等症状,时间长了则可能出现黄肠、肠道积水和肠炎等问题。
在冬季保苗期间,常用的饵料配比通常是以大叶菜、海泥为主,搭配少量含蛋白质的饵料。然而,随着养殖过程的推进,饵料的投喂量逐渐增加,尤其是在养殖的第3至第4天,投喂比例往往会提高至4%,而在8至9天时,比例可能已经达到6%至7%。这种高蛋白的饵料供给,不仅加大了苗的消化负担,也加速了水质的腐败,导致多种病症的发生。
在进行水池倒换后,建议使用解毒抗应激灵与电解维他的组合投喂,帮助海参快速恢复体质,增强其抵抗力。
建议在将水引入池中时,使用绿水解毒安以保持水质稳定,剂量为2ppm。隔一天后,可以投洒耐低温益菌苗康,推荐剂量为4ppm。约在8天时再补充一次益菌苗康,以提升水体净化能力,有效延缓有害指标上升。
在饵料中添加水产诱食酵母、低聚糖863及乳酸芽孢M3,量为5g至10g/kg,可以有效诱导海参进食,提升消化吸收能力,促进肠道健康,助力生长发育。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显著改善海参的养殖环境与健康状态,从而提高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
撰文者:宝来利来水产谢屯店康薇
下一篇:网箱养殖石斑鱼的防病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