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的生长过程中,介壳虫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害虫。主要损害的介壳虫包括草履蚧、柿长绵粉蚧、狭口炎盾蚧、桑白蚧、考氏白盾蚧等,还有多种其他类型的介壳虫。了解它们的生命周期、为害症状以及有效的防治方法,是确保猕猴桃健康生长的重要步骤。
介壳虫通常在一年内会发生数代,主要以雌成虫和若虫为害,寄生在树干、枝蔓和叶片上,刺吸植物的汁液。狭口炎盾蚧甚至可能对果实造成伤害。由于它们的移动能力较差,通常集中在特定区域,因此防治工作相对容易。
介壳虫以卵、幼虫和雌性成虫的形式在树枝、干和土壤中越冬。例如,草履蚧的雌虫在5月份会在树干周围的土缝内越冬,形成白色的卵囊并产卵。桑白蚧则以受精雌虫在枝蔓上越冬,而狭口炎盾蚧则主要以2龄若虫和少数成虫在树枝上的枯叶上过冬。
针对猕猴桃介壳虫的防治,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在欧美等地区,狭口炎盾蚧被列为检疫对象。我国在苗木和果实调运过程中同样将介壳虫作为检疫对象。这是减少其扩散的重要步骤。
使用硬塑料刷或者细钢丝刷能够有效去除树枝上的虫体。此外,在修剪时,可以剪掉虫体密集的枝蔓。冬季时,建议刮除树干基部的老皮,并涂抹一层宽约10厘米的粘虫胶,以提高防治效果。
在萌芽前,可以喷洒3~5度的石硫合剂,或者在生长季使用其他农药,如灭扫利、马拉松乳剂、混灭威乳剂和敌百虫等。这些药剂具有良好的杀虫效果,能够消灭若虫。
生长期间,喷施环保型轻乳油也能有效防治介壳虫,它会在虫体表面形成一层空气隔层,使其窒息而死亡。
通过上述方法合理组合使用,可以有效控制猕猴桃介壳虫的危害,保障果树的健康生长。了解相关的防治措施,对于猕猴桃的栽培管理至关重要。
上一篇:高效栽培樱桃西红柿的技术方法
下一篇:无公害栽培技术在中华寿桃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