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起源于中国长江流域,历史悠久。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曾提到过猕猴桃,称其“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喜食”。在中国,猕猴桃别名众多,如羊桃、藤梨、猕猴梨和毛梨子等。猕猴桃在我国的分布广泛,除了新疆、内蒙古和宁夏外,各省、自治区均有其踪迹,许多品种的果实都具备食用价值。在浙江黄岩地区,猕猴桃的嫁接栽培历史已有三百余年,至今仍有百年老树和多样化的品种存在。
猕猴桃的根系在生长时呈现出显著的特点。通常情况下,它是一个浅根植物,根系会在坚硬土层内生长得较为浅显,而在疏松土壤中则会向下生长得更深。因此,猕猴桃不太耐干旱,栽培时应注意土壤的深翻和改良,以促进根系向下延伸。同时,应保持土壤湿润,以满足其生长的需求。
作为一种落叶藤本植物,猕猴桃的枝蔓可以长到约10米。主蔓通常只有一个或几个,主蔓上会生出侧蔓。经过一年的生长形成的充实饱满的蔓被称为结果母蔓,而翌年会从上述的结果母蔓中生出结果蔓,进行开花结实。根据枝条的生长势和结果情况,枝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徒长蔓生长旺盛,通常会出现于自主蔓或侧蔓的隐芽或枝蔓优势部位,生长高度可达7米,且节间较长,组织不够充实,上部有时会分生出二次枝。
普通生长蔓的生长势中等,长度通常在10-30厘米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结果母蔓。
根据枝蔓的长短,结果蔓可以分为徒长性果枝、长果枝、中果枝、短果枝和短缩果枝。徒长性果枝通常位于结果母蔓上,能够在当年结出少量果实,并可能成为翌年的结果母蔓,其它结果枝多见于结果母蔓的中下部,且节间较短,易生成后续的枝蔓。
中华猕猴桃的实生苗初期生长较慢,成长速度在三年后开始加快。在北京的气候条件下,猕猴桃通常在5-6年后开始结果,十年后进入盛果期。一般来说,结果母蔓基部的芽发育不良,通常不萌发,结果枝会在3-7节处开始生长。结果枝一般占所生枝条的约2/3,一个结果枝通常能结出3-5个果实。
上一篇:龙眼药物催花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