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药物来调控龙眼的产期,不仅能够提升大年或小年开花的成功率,提高产量,同时也是在正造期间遇到无花或“冲梢”现象时,促使春梢再次开花结果的有效措施。此外,借助药物催花还可调整龙眼的收获时间,延长新鲜果实的供应周期,从而提升经济效益。虽然药物调控龙眼的产期已显示出一定的成效,但相关配套技术仍在不断完善中。为了帮助果农更好地掌握这一技术,以下是一些研究成果与建议。
要实现药物调控龙眼的最佳效果,首先需在常规果园管理的基础上开展。以下管理要点值得注意:
通过松土及浅施肥来培养丰富的浅生根群,合理施肥以保持树势中等强度,避免过于旺盛的生长状态。
进行合理的修剪,以降低树冠高度,确保末级枝条健壮且生长状态一致。
确保果园有充足的水源,特别是在反季节调控时,建议配备先进的灌溉设施,最好是喷灌系统,以满足龙眼果实的生长需求。
为获得最佳调控效果,施药时机至关重要:
在10月至11月的秋梢转绿至花芽分化前进行施药。
在3月至4月的春梢转绿期施药,以便调整龙眼的生长节奏。
施药的量和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
对于中等或偏弱的龙眼树,每米冠幅应施用氯酸钾为主的化学混合物150-200克;对于强壮的树木,施用量应是200-250克。
选择根部须根较多的地点开沟施药,确保药物能充分接触根系。有干旱天气时,可用兑水淋施,土壤湿润时可干施后覆土并淋水,选在适宜的土壤条件下施药更佳。
在龙眼的生长过程中,花穗的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不可忽视:
若花穗抽生不一致,可以通过修剪的方式,让早抽的花穗从基部剪去,以促使剩余花穗整体协调生长。
在反季节调控时尤其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特别是在花穗抽生、谢花后和果实成熟前,应适时喷药以抵御病虫害、鼠害和鸟害。
在反季节调控时,由于果实通常小于正造果,因此需加强疏果与壮果工作:
疏果的数量应比正造果稍重,且要提前进行。同时,每次施药时最好配合叶面肥的使用,以促进果实的正常发育,减少裂果现象。
总之,通过科学有效的药物调控,可以显著提升龙眼的产量和果实质量,帮助果农提高经济收益。希望以上建议能为果农朋友们提供帮助与参考。
上一篇:脐橙硼缺乏症状及其治理措施
下一篇:猕猴桃的特性及其生长习惯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