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缺硼症状主要体现在叶片和果实的生长变化上。上年秋季的新梢叶片出现黄化现象,难以恢复绿色;老叶的叶尖变为褐黄色,叶片中脉肿大且主侧脉表面木栓化并破裂。此外,花器发育不良,常见畸形花和露柱花;幼果的发育也受影响,表现为果实偏小、质地硬、表面不平,剖开后发现果心和果顶部有褐色胶状物,且中果皮的海绵层异常增厚,达到同期正常幼果的1至3倍。这导致大部分幼果在5月中旬到6月上旬脱落,剩余的果实在8月至9月间因裂果严重而几乎无收。
柑桔缺硼的原因可以大致分为绝对缺乏和相对缺乏两类。绝对缺乏是指土壤中硼含量本身较低,或因淋溶作用导致的硼损失,甚至随作物收获而被带走。相对缺乏则是土壤本身可能并不缺硼,但由于高温干旱、降雨过多或施用氮、磷、钙肥过量等原因,引发了果树的缺硼症状。
防治缺硼症状的治本方法主要包括抽槽换土和施用有机质肥料。这不仅有助于激活土壤中原有的硼成分,还能充分利用因降雨淋溶而进入底层土壤的可溶性硼。此外,应根据地理条件选择合适的栽植区域。例如,紫色土类通常缺素现象较少,应充分利用,而低硼的土类则需通过加大行距、改良土壤和种植绿肥等方法来改善。
治标方法包括直接施硼和根外喷硼。直接施硼时,可以将硼酸或硼砂直接施入柑桔根际,尤其建议将其混入人粪尿中溶解后施用,更能提高效果。一般而言,成年柑桔最好每次施用100至150克硼肥,轻病树可适量减少。
根外喷硼则在高温干旱期间使用,最佳喷洒时间是在新叶展出前后,新叶展出后的浓度应为0.3%至0.4%。如在早春新叶展出前,浓度可选择0.5%至0.8%。
防治缺硼还需注意避免过量施用氮、磷和钙肥,以防破坏土壤的生理平衡;保持土壤适宜湿度尤为重要,尤其在夏秋交替期需及时进行灌溉。此外,当商品硼肥短缺时,可以使用青草绿肥的覆盖方式,施以适量的人粪尿,加速绿肥分解,从而减轻缺硼所带来的危害。
上一篇:猕猴桃修剪的六个步骤指南
下一篇:龙眼药物催花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