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食心虫,一种属于鳞翅目小卷叶蛾科的害虫,在北纬40至50度区域尤为常见。这种害虫是李子果实的主要威胁,造成的危害严重,常常导致被害率高达80%至90%。当果实受到侵害后,虫孔处会流出像泪珠一样的果胶,被害的果实将无法继续发育,逐渐变成紫红色并脱落。此外,被害的果实内部聚集了大量红色虫粪,这种现象在当地农民中被戏称为“豆沙馅”。
为了有效防治李子食心虫,关键的防治时期包括各代成虫的盛期、产卵盛期及第一代老熟幼虫进入土壤的时期。在这段时间内,农民应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
常用的化学防治药剂有90%敌百虫0.8%液、50%马拉硫磷1%液和50%敌敌畏0.8%液。在李树生理落果前,冠下土壤可选择施用一次50%辛硫磷1%―1.5%液。同时,在落花末期(95%落花)时,当小果大约有麦粒大小时,首次喷药应使用敌敌畏、敌杀死、速灭杀丁或来福灵等药剂,每隔7至10天喷一次,以确保有效防治。
除了化学防治外,从综合防治的角度出发,可以使用生物制剂进行土壤处理,例如白僵菌等。在秋季,应及时将所有落果清扫干净,以减少来年的虫源,从而降低李子食心虫的发生率。
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保护李子树的果实健康,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枣疯病的成因及其防控策略
下一篇:酸枣仁育苗直播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