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水心病是一个常见的果实生理病,专业名称又称糖化病。此病主要影响位于渭北旱塬果区的富士系、嘎啦系和元帅系苹果,导致果实品质下降和贮藏耐受性减弱。
水心病的表现通常在果心以及果实表面,特别是近果顶部和萼洼部位。受害的果实表皮会呈现水渍状,透光如蜡。果实内部细胞间隙往往充满糖液,质地较坚硬且呈现半透明状,伴有斑点。此外,病果通常具有特异的甜味,外观上比较明显。
造成水心病的主要原因是果实内糖分的积累以及钙、氮的比例失衡。这种不平衡打乱了果实正常的生长习性,常常推迟采收时间。此外,初期结果树上的果实、直面阳光的树冠外围果实以及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都是易发病的区域。值得注意的是,大果比小果更易感染此病,而使用高氮低钙肥的果农则可能加重果实病害。
为了有效防治水心病,应加强栽培管理措施,推荐增施有机、无机及生物菌肥,如龙飞大三元。务必避免单施铵态氮肥,以确保营养的均衡。同时,务必要注意耕作保墒和勤修剪,以调整好叶果比例。此外,树上补充营养的方法也不可忽视,例如使用斯得考普与乳酸钙或钙利施的组合,通过实践证明,这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水心果病的方案。
上一篇:苹果“霉心”有法救
下一篇:苹果贮藏期生理病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