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苹果干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选择、整理、护色、干制和包装五个步骤。
在选择原料时,应优先选择肉质致密、单宁含量较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的苹果品种,如小国光、倭锦和红玉等中晚熟品种。挑选好的果实后,需在0.5%至1%的稀盐酸溶液中浸泡3至5分钟,以去除果实表面的农药残留,随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接着,去皮去心(也可选择不去皮去心),将苹果切成厚度为5至7毫米的环状果片,或切成4至6瓣或块状。
护色处理可以采用熏硫或浸硫的方法,以保持苹果的色泽。
苹果的成熟期较晚,且容易氧化变色,因此在干制时需特别注意选择天气晴朗的日子进行晒制。一般来说,晒制的苹果干品质较差。人工干制时,装载量应为4至5千克每平方米,初温设定在80至85摄氏度,终温在50至55摄氏度,干燥时间为5至6小时。干燥适度的苹果干在紧握时不相黏着,且富有弹性,含水量约为20%,干燥率为6:1至8:1。
干燥后的成品应堆积在一起,经过1至2天后使含水量一致,然后进行挑选分级和包装。
上一篇:苹果圈新动态
下一篇:草莓新品种探索与发展(第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