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网尾线虫病是由胎生网尾线虫寄生于牛等动物的呼吸器官而引起的一类线虫病。该病主要影响牛的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导致呼吸系统症状。我国西南的黄牛和西藏的牦牛常见此病,尤其在春季牧草枯黄时,牦牛发病率较高,成为春季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主要寄生于牛体内的病原是胎生网尾线虫。雄虫长40-55毫米,雌虫长60-80毫米,虫卵呈椭圆形,内含幼虫。雌虫在牛的气管和支气管内产卵,幼虫通过牛的咳嗽被咳出并排出体外,经过适宜条件下的发育,最终感染牛只。
牛网尾线虫病的初期症状为干咳,随后转为湿咳,咳嗽频率逐渐增加。部分牛只可能出现气喘和阵发性咳嗽,伴有淡黄色的黏液性鼻液。体温可能升高至39.5-40℃,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精神不振,呼吸困难。严重病例可导致肺气肿,表现为剧烈咳嗽和呼吸困难,最终可能导致窒息死亡。
根据临床症状及牛群咳嗽的季节和发病率,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线虫感染。通过粪便、唾液或鼻腔分泌物中的幼虫检查法可确诊。此外,剖检时在支气管和气管中发现虫体及相应病变也可确认为本病。
预防牛网尾线虫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加强饲养管理,合理补充精料以增强牛的抗病能力;其次,将犊牛与成年牛分群饲养,避免接触感染幼虫;再次,及时处理粪便以防止虫体污染环境;此外,放牧期间要定期进行普查和驱虫工作;最后,发现病牛应及时确诊和治疗。
牛网尾线虫病的治疗可选用以下药物:海群生(乙胺嗪),每千克体重50毫克口服;左旋咪唑,每千克体重7-8毫克肌肉或皮下注射;丙硫咪唑,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口服;氰乙酰肼,每千克体重17.5毫克溶于温水中灌服,或按每千克体重15毫克配成10%溶液进行注射。该药物应现用现配。
上一篇:新疆牦牛的魅力与价值
下一篇:炖牛肉加山楂 让肉质更嫩更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