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呈慢性经过,临诊主要表现流产、睾丸炎、腱鞘炎和关节炎。潜伏期短者两周,长者可达半年。母牛流产是该病的主要症状,流产多发生于怀孕5~7个月,产出死胎或弱胎。母牛流产后常伴有胎衣不下或子宫内膜炎,阴道内流出红褐色恶臭液体,可持续2~3周。奶牛场要坚持每年进行2次血清学检验,确诊的阳性病牛必须及时予以淘汰。
牛李氏杆菌病是一种散发性的疾病,发病率不高,但死亡率很高。健康动物主要是由于采食了污染有病菌的饲料和水而发生感染。李氏杆菌病的潜伏期约2~3周。病牛在发病初期即见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流涎。该病诱发流产多在春秋季节发生,确诊需经过实验室检查。该病的预防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人和多种动物共患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和黏膜感染而发病。奶牛主要症状是流产,病程较长,体温略有升高,食欲不振。确诊的方法包括微生物学检查、动物接种和血清学诊断等。该病可用四环素和链霉素治疗,发现病牛时应立即隔离治疗,消毒场地和用具。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一种以侵害呼吸道为主的传染病。该病的潜伏期只有4~6日,临床上以呼吸型多见。病牛精神萎顿,食欲锐减,流黏液性、脓性鼻涕。剖检的主要变化为鼻黏膜充血、出血并有糜烂与坏死。确诊该病应通过病毒分离和鉴定,常用弱毒疫苗做预防接种可减少临床症状发生。
该病是由赤羽病毒所引起的流产、早产、死胎及先天性的关节弯曲症与水脑症候群。孕牛在怀孕初期极易发生感染,流产及早产数量激增。特别是12月至翌年分娩的病牛,其胎儿多有大脑缺损情况发生。在预防上应加强对吸血昆虫的杀灭,流行地区可使用疫苗注射接种。
该病系由里奥病毒科的环状病毒属中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牛异常分娩病。流行多为秋季,怀孕125天的母牛易感染,感染后母牛无明显症状。对该病的确诊以病牛的病毒分离为主。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免疫和消灭吸血昆虫是预防该病的最佳途径。
下一篇:母牛胎衣不下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