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乳房炎是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等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炎性变化。它是奶牛养殖中最常见和多发的一种乳腺疾病,直接影响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和奶制品的质量。目前国内外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仍以抗菌药物为主,但大量使用抗菌药物使得牛体内和牛奶中药物残留严重超标,直接影响到人类身体健康。在人们对畜产品药物残留问题越来越关注的今天,寻找一种能够取代抗菌素,向市场提供“无抗奶”已成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共同愿望,近年来用中草药治疗牛乳房炎己突显出优势。
中草药资源丰富,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毒副作用小。我国中草药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可用于治疗牛乳房炎的中草药配方也很多,配方中常用的金银花、蒲公英、大青叶、连翘等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消肿散结之功效;赤芍、当归、乳香、瓜蒌等具有活血散瘀、通经活血之功;王不留、青皮、通草等具有理气散结、活络下乳之效;黄芪益气补虚,可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甘草调和诸药以增强药效。相对化学合成药物来说,中草药来自天然,成本低廉,而且毒副作用小,残留少,无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不污染环境等。中草药可制成多种剂型,可口服、注射、外用等,在给药途径上非常方便。
中草药添加剂治疗奶牛临床型乳房炎治愈高并能明显降低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按1%添加中草药配方(乳炎消散)治疗奶牛临床型乳房炎,治愈率达96.7%,而对照组用抗菌素治疗治愈率为73%。中草药灌服治疗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的效果良好,治疗后的第6~8天连测3d产奶量比测量前平均提高6.3%,经济效益明显高于用抗菌素药物治疗。
中草药添加剂能提高奶牛产乳性能,改善乳汁质量。有实验结果表明,添加中草药能够促进乳腺上皮细胞生长,加强乳腺代谢活动,提高奶牛产乳性能,改善乳汁成分,提高乳脂率。研究显示,奶牛泌乳早期添加中草药可以明显提高奶牛产乳量7.4%,并可降低非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
中草药添加剂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免疫力。许多中草药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不仅可以激发正常的免疫反应,而且可抑制异常的免疫反应。研究表明,甘草浸膏副产品复方添加剂对泌乳期奶牛的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的提高作用。
在人们对畜产品安全越来越关注的今天,应用中草药治疗奶牛乳房炎,不仅使奶牛及奶制品中药物残留少,而且还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奶牛产乳性能,改善乳汁成分,从而提高奶牛的经济效益。因此中草药的应用在乳业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