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均可发生子宫扭转,尤其在奶牛中较为常见,特别是缺乏运动的舍饲奶牛。通过手术剖腹取胎矫正子宫复位的治愈率高达98%。在少数死亡病例中,部分是由于子宫破裂、泛发性腹膜炎败血症,另一部分则是胎儿腐烂导致母体毒血症。
怀孕后期的奶牛,尤其在临产前因腹痛不安,起卧转动时,子宫内的胎儿重量大,可能导致子宫向一侧扭转。舍饲奶牛的运动空间狭小,子宫扭转的发病率远高于放牧奶牛。奶牛的起卧特点也可能与此有关,急剧改变体位时,胎儿重量大而不能同步转动,导致孕角子宫向一侧扭转。
奶牛的临床表现因怀孕时间、扭转部位、扭转程度及发病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临产发病的奶牛,宫颈前扭转180度以上,症状较重,愈后多可疑。初发时,体温正常,心跳和呼吸加快,伴随阵发性腹痛,反刍停止,病情随时间加剧。
对临产奶牛采取剖腹产,术部需进行常规外科处理。术后3天内全身及腹腔注射抗菌素,提供全身支持疗法。将患牛放在干燥、清洁、通风的环境中,限制饮水和采食量,以降低腹压。
奶牛子宫扭转多向右发生,且多在宫颈后部。此现象的原因在于腹腔左侧的瘤胃和右侧的肠管之间存在缝隙空间,导致临产时子宫向右扭转。
临床上对子宫扭转的奶牛,通常采用剖腹方式治疗。由于许多病例在经过人工助产无效后,已处于危重状态,因此及时剖腹产是抢救的有效措施。
阴唇内陷是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阴道与直肠检查结果是确诊本病的主要依据。
剖腹产是治愈本病危重病例的有效措施。
上一篇:提高母牛人工授精成功率的方法
下一篇:奶牛酒精阳性乳的成因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