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刍是牛、羊、鹿、驼等反刍动物的固有习性。这些动物在采食时,饲料未经过充分咀嚼便匆匆吞下。饲料进入瘤胃后,经过浸泡、软化、揉搓和发酵的过程,在牛羊休息时,瘤胃内的饲料刺激使其将未充分咀嚼的饲料重新返回口腔进行仔细咀嚼,并混入唾液后再行咽下,这一过程称为反刍,俗称“倒嚼”。
牛有四个胃,和食道相连的是瘤胃,俗称大草包,容积最大,占据腹腔的左半部。瘤胃的功能包括存贮、浸泡软化、揉搓发酵,初步消化采集的饲料,为反刍打下基础。牛在采集大量食物后,瘤胃充满食物而膨胀,左部“饥饿窝”变平并隆起。
犊牛大约在生后第3个星期开始出现反刍动作。饲喂后一般经过30-60分钟才会反刍,每次反刍的持续时间平均为40-50分钟,之后间歇一会儿再开始第二次反刍。这样一昼夜约进行6-8次反刍(幼刍可达16次),每天在反刍上花费的时间约为7个小时。
反刍是反刍动物的重要生理机能,不仅能充分咀嚼饲料,帮助消化,混入唾液中和胃酸,还能排出胃内发酵产生的气体,促进食物向后部消化道推进。反刍停止是牛生病的信号,通常表现为瘤胃内容物停滞和气体蓄积,导致气胀。
在发生传染病和侵袭病时,反刍会停止;人为饲养管理失误和中毒也会导致反刍停止。例如,因采集和饲喂大量青绿饲料而出现急性瘤胃鼓气,左腹膨胀,反刍骤停,病牛可能因窒息而死亡;或因饲喂大量精饲料而导致瘤胃积食,病牛也不反刍。长期缺乏足够的粗饲料会导致瘤胃弛缓,反刍减弱至完全停止。一旦发现牛反刍停止,需立即请当地兽医进行诊治。
久病的牛出现反刍动作,反刍由弱到正常,标志着疾病恢复期,验证了治疗护理方案的有效性。生命在于运动,反刍动物通过不断的反刍维持生命。
上一篇:牛肝片形吸虫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下一篇:西门塔尔牛的肉用与兼用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