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舍的设计是饲养野猪的关键因素之一,包括里窝室和外窝室。里窝室的面积约为3.5米长和2.5米宽,提供“野猪”饮食和休息的场所。而外窝室则用于运动、日光浴及饮水,面积为里窝室的1.5倍,并设有饮水槽。这些区域均采用水泥和沙桨铺设,但表面要保持一定的粗糙度并略带斜坡,以便于排尿和清洗,确保圈舍的干燥与清洁。此外,圈舍设计还需设置1.2米的通道,以便于公猪进入配种母猪的区域。
饲料的科学配方对于野猪的生长与健康至关重要。推荐的饲料组成包括:玉米粉22%,麦麸30%,豆渣或少量大豆5%,三七糠22%和青饲料20%。此外,每头野猪每天还需补充15-40克的氨基酸,0.5%的碘盐和0.5%的骨粉,以满足其营养需求。
为防止猪瘟的暴发,建议使用抗猪瘟血清,每次注射5ml,共需注射3至4天。如果母猪患病,可以注射大剂量的免疫疫苗,以提高免疫力。
猪肺疫的防治可通过青霉素和氧氟沙星的结合使用,效果显著。此外,对于猪丹毒病,则需按照每公斤体重注射青霉素,并结合使用肥皂水擦拭,以增强效力。
种母猪的每日饲料量应保持在2.5kg至3.0kg之间,每日喂食3至4次。母猪一般在仔猪断奶后5至7天左右发情,每个发情周期长度为18至24天,持续约48至72小时。应在母猪明显表现出发情症状后的24小时内进行适时配种,以提高受孕率。
种公猪的初次配种应在12至14个月龄时进行,体重应保持在65kg至75kg之间。饲养期间要确保每周至少两次的运动,以增强精子活力。同时,严格控制其配种频率,每日最佳为一次,最多不超过两次,确保其健康状况良好。
母猪的预产期通常为116天左右,在分娩前7至10天需转入产房。分娩后,要迅速清理仔猪身上的粘液,并确保初生仔猪能够及时摄取初乳,以提高其免疫力与生长速度。产后管理中应严格控制饲喂量,确保母猪在初期能获得足够的营养,同时保持圈舍的干燥与卫生。
对于初生仔猪而言,保温工作至关重要,初生后1至7天的环境温度应保持在25至30摄氏度之间。仔猪必须摄入足够的初乳,以确保其免疫系统的健康发展。此外,通过科学的饲喂管理,可以有效提高仔猪的存活率与成长速度。
下一篇:烟叶种植技术,加强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