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大挑花阉割术,又称肷部卵巢摘除术,是母猪管理中常见的一项手术。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术后破伤风、内出血等并发症频繁发生。为减少这些事故发生的概率,本文将分享一些预防措施及操作经验。
在阉割过程中,如果未对母猪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且术部及手术器械的消毒不严格,就容易感染破伤风梭菌。术后伤口较小且深,容易被粪便、土壤或血块封住,从而导致破伤风的发生。一般来说,该病的临床症状在术后1至2周内出现。
此症状多见于发情期及发情后的母猪,也可发生在未发情的50kg左右的母猪身上。由于病程短,通常不会超过1天,因此很难及时发现,一旦出现则死亡率较高。内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卵巢切除后结扎线滑脱,导致卵巢系膜内血管持续出血,最终造成严重失血而导致死亡。
手术不严谨的消毒措施和猪圈的卫生状况差,尤其是术后伤口被污染,容易导致术部炎症,影响伤口愈合。此外,由于术后猪只侧卧,渗出液的不断渗出可能导致肠管与腹膜或肠管之间发生粘连,也会因猪只活动而引发箝闭性粘连。
此病主要为条件性致病菌感染,通常发生在阉割手术后,使得猪只的抵抗力下降。病期一般为2至4天,如果未能及时治疗,将可能导致死亡。
阉割不全指在手术中未能完全切除一侧或两侧卵巢,可能是由于手术者技术不熟练或过早手术而导致卵巢蒂部断裂,残余组织增生。阉割不全的猪只在术后可能出现明显的发情症状,严重影响猪只的生长和肥育。
为预防破伤风,应在术前给母猪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并严格消毒阉割部位及使用的手术器械。具体方法是在术前用碘酒消毒,再用酒精脱碘,术后应在卫生的环境中进行护理,避免伤口被污染。
在切除卵巢后,应在子宫角外端进行结扎,并在离原结扎位置1.5至2厘米处再进行一次结扎。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结扎线滑脱而导致的内出血。
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消毒和加强术后护理。缝合时应放入适量的青霉素粉,术后可口服抗菌素,并提高护理级别,确保伤口不被污染。此外,避免猪只长时间侧卧和剧烈活动,采用适当的缝合方法也是预防措施之一。
预防该病的关键在于为猪只注射肺疫菌苗。术前需了解猪只的免疫状况,若未接种疫苗,建议在疫苗接种后15天再进行阉割手术。
对于那些发育不全的母猪,可以推迟阉割的时间。手术时如发现卵巢蒂部裂断,术者应仔细探查并确保完全切除卵巢。
通过以上的经验总结与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母猪大挑花阉割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高母猪管理的整体效益。
上一篇:肥育猪的营养成分及其饲养管理策略
下一篇:谨慎使用熟饲料喂养猪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