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夜蛾的危害及防治策略甜菜夜蛾,属于鳞翅目夜蛾科,也被称为夜盗蛾或白菜褐夜蛾,是一种主要对蔬菜造成严重危害的多食性害虫。近年来,由于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频繁使用,甜菜夜蛾的抗药性显著增强,使其危害加剧,对农业生产安全构成了严峻的威胁。 综合治理策略为了有效控制甜菜夜蛾的危害,我们需要综合施策。主要的策略包括加强监测预报、早期防治寄主田、把握卵期用药、增加生物农药的使用以及药物的轮换使用。 监测与防治的时间点技术要点在于坚持对成虫和卵期的监测,以准确把握防治时机。在5至6月初,及时清除田内外的杂草。此外,要特别关注大葱、玉米等作物的早发期防治。7至8月是甜菜夜蛾的盛发期,此时药剂防治是主要手段,推荐使用米满、菜喜、绿茵特灵、除尽等药剂。对于重发生的田块,可以通过叶面喷雾与地面撒施毒饵相结合的方式,提高防治效果。 提高防治效果的方法在施药时,可以在药液中添加中性洗衣粉、柴油等助剂,以增强药效。施药最佳时间是在卵盛期的早晨或傍晚。为了防止抗药性增强,应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避免频繁使用高毒有机磷药物或连续使用拟除虫菊酯类药物。此外,结合人工捕虫、清除卵块、灯光诱杀以及性诱芯诱杀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防治效果。 防治措施的具体实施蛹期管理在7至8月份的蛹盛期,可以通过田间浇水至饱和,利用高温和高湿的环境来灭蛹,从而降低成虫的羽化率,减少下一代的数量。 中耕灭蛹在秋冬季节或夏季休田时,可以进行中耕深翻、冻垡或晒垡,利用高温及低温的变化来杀死虫蛹,其灭蛹率可达到30%,有效降低下一代的虫源基数。 清除杂草甜菜夜蛾喜欢在灰灰菜、藜草、苋菜等杂草上产卵,因此及时清除田间及地边的杂草,对于减少虫源具有显著效果。 间作套种与轮作利用甜菜夜蛾对不同寄主作物的偏好差异,可以采取间作套种或轮作的方式,降低其危害。 精细整地通过播前翻耕和中耕,可以将蛹翻入深层土壤,或直接破坏蛹室来杀灭虫蛹,从而有效控制其发生。 |
上一篇:炎夏助力母猪食量提升
下一篇:提升公猪繁殖力的几个关键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