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实地考察,很多母猪饲养户发现他们的养殖环境冷、阴、潮湿,甚至存在难闻的氨气味道。这些条件导致母猪身体脏污,被毛暗淡,仔猪的成活率低下,并且出现僵猪现象。为了确保母猪在冬春季节的安全与健康,必须彻底改变圈舍的环境。
传统的母猪舍多使用实心砖墙,这样冬季舍内外温差较大,易导致墙壁结露,进而增加圈舍内的潮湿。改用空心墙可以在其内部填充保温材料,比如锯屑、炉灰等,或使用厚度为2-3厘米的泡膜板。这些改变能有效防止墙壁结露,保持母猪的卧区干燥。
在圈舍的西北两侧堆放玉米秸秆、稻草或芦苇等材料,堆高至圈舍的两倍,可以有效阻挡寒风、增暖。同时在圈舍的三刀侧埋入高柴草并用塑料薄膜封闭向阳的部分,进一步提高圈舍的保温效果。
在猪的爬卧区,用砖和水泥砌成高20-30厘米的障碍,以确保垫草不易散落,并减少母猪在窝区内排便的可能性,进而提升猪舍的卫生环境。
许多养殖户采用全封闭的管理方式,这导致猪舍潮湿且气味不佳。建议定时将母猪带到设定的运动场排便,并在母猪舍中设置南门,方便母猪顺利排便,避免冷空气进入,热气流失。排便的时间应固定为每天的4次,逐步训练母猪使其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新生仔猪需要维持在30度左右的温度,通常猪舍难以提供这个条件。可以使用废旧油桶制作保温箱,底部切口以便于仔猪出入,并通过灯泡提供热量。将擦干的仔猪放置在保温箱内,待其毛发完全干燥后再放回母猪身边通过乳汁获取能量。
在冬春季节,尽量避免使用水来清洗通道,禁止在圈舍内洗衣服,以免地面潮湿。应及时清理干粪和湿垫草,保持圈舍的干燥状态。若地面湿润,可以使用白灰、炉灰或锯屑进行处理,帮助吸湿。
通过以上措施,母猪舍的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不仅促进母猪的健康,更能够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为养殖户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上一篇:仔猪先天性震颤病的治疗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