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的母猪常常出现行走不便、四肢疼痛和甚至瘫痪等症状,这种疾病在养猪过程中极易发生。了解疾病的病因和症状,对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至关重要。
该疾病主要由光照不足导致,母猪长期生活在朝北、低矮且光线较暗的猪舍中,且这些猪舍通常没有窗户和运动场,一年四季缺乏阳光照射。光照不足使得母猪体内维生素D严重缺乏,导致食入的钙无法有效吸收并沉积到骨骼内,从而出现缺钙性跛行甚至瘫痪。此病多发于产三胎以上的母猪,特别是在产后21天以内。一般在每年的12月至次年的4月间最为常见,散养户的母猪易受此影响,而专业养殖场较少发生该病。
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该疾病可以分为轻型和重型:
(1) 轻型:病猪最初表现为一前肢轻度跛行,随着时间推移,跛行情况变得明显,其他肢体也开始出现跛行,尤其是初发的前肢部位。触摸患肢时,下部会出现凹凸不平的情况,按压时会引起疼痛,甚至出现呻吟声。此时,母猪的喂奶间隔时间会延长,而每次喂奶的时间会缩短。
(2) 重型:病症在初期就较为明显,约5~7天内,疼痛会从一肢扩展到其他肢体,多数以前肢为主。随着症状加重,母猪不愿意站立,常常卧地且表现出尖锐的呻吟声。进一步发展后,母猪会完全不能站立而瘫痪,触摸其背脊骨也会引起痛苦的叫声。如果未及时处理,后续的哺乳期会反复发作,症状更为严重。
要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首先要对猪舍进行改造,将其调整至朝东南或朝南、光线充足的地方,确保充足的日照。同时,选择专用的母猪预混料,如北奥后配制的全价饲料喂养,完全可以防止该病的出现。
一旦发现母猪出现该病症,采取以下措施可望治愈:在晴天将病母猪转移到阳光下晒太阳,冬春季节可进行午间的日照,当气温达到30℃以上时,应尽量延长晒太阳的时间。此外,饲料中可加入“牲命1号”,每天给予30g,分两次喂养,连用10~15天。同时,青饲料需在阳光下晒蔫后再喂给母猪。最后,可以进行维丁钙注射,每次10ml,每天注射一次,连续使用7~10天,能够有效促进康复。
上一篇:离地笼养子猪的养猪技巧
下一篇:猪锉牙综合征的预防与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