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冬季节,利用大棚进行养猪可以显著提高猪舍内的温度。即便在“三九”寒冷天气中,棚内的白天气温可达到18~20℃,夜间温度也能稳定在0℃以上,这样能够有效减少猪只的能量散失,促进增重,从而确保猪只在冬季依然能够健康成长。但在大棚养猪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需要我们仔细应对。
虽然大棚具备一定的保温效果,但其保温性能相对较差。由于冬季气温较低及日照时间短,棚内外温差大,塑料薄膜容易结露,保温效果不持久。以下是一些改进保暖性能的策略:
(1) 在夜间,可在圈舍的门上挂上棉被或草帘,防止寒风侵入。
(2) 定期检查塑料薄膜有没有漏洞,并及时进行修补,确保其完整性。
(3) 晚间在顶棚的塑料薄膜上加盖一层草苫,可以增强保温效果。
(4) 如果条件允许,铺设双层塑料薄膜以显著提高保温效能。
(5) 加强科学管理,培养猪只在特定区域排粪,避免尿污湿冷冻。
(6) 推行高密度养殖,提高舍内猪只数量,利用猪只自身产生的热量。
(7) 在猪舍地面铺垫草,有助于保温。
猪只生活在相对封闭的大棚中,进食、排泄及水槽泄漏所造成的湿度过高,容易降低温度并影响猪只的舒适度。以下是控制湿度的建议:
(1) 每天依照天气变化进行通风,通常在上午10点到下午2点气温较高时开放天窗和通气孔,每次通风持续0.5至1小时。
(2) 有条件的可安装空调或鼓风机以调节内部湿度。
(3) 定期更换垫草能有效去除潮气,也可以在猪舍中添加炉灰或干土以保持地面干燥。
(4) 及时清除薄膜上的水滴,采用吸水性强的布或水桶有效减少棚内潮湿。
(5) 水泥地面铺设坡度,以便于污水顺畅流向排污区,并及时清理。
大棚内猪只的生活及饲料发酵过程中,会产生氨气、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若浓度过高,可能引起猪只中毒和生病。以下是去除有害气体的措施:
(1) 每天按时开启天窗和通气孔,排出有害气体并引入新鲜空气。
(2) 每天上午、中午和下午定期清理猪粪尿,保持地面的卫生和干燥。
(3) 强化食具的管理,定期对喂猪的器具进行消毒和清洗,防止残余饲料酸败发霉。
(4) 严格区分食具和工具的使用,并定期进行消毒,以消除臭味,确保空气流通及新鲜,从而提高猪只的抵抗力。
综上所述,冬季利用大棚养猪虽然面临保暖、防潮与去除有害气体等挑战,但通过科学管理和合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养殖环境的舒适度,从而保障猪只的健康成长。
上一篇:仔猪下痢早期预防 提高成活率
下一篇:影响猪肉质量的添加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