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猪或猪毛加工行业中,猪毛处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本文将详细介绍猪毛的整毛、拔毛、墩毛、捆坯、蒸毛、扣筛、分级和扎把的全过程,帮助您更好地了解猪毛的加工过程。
整毛的第一步是使用弹毛机去除残留的皮肉屑。将清洗干净的猪毛晒干后,放在案板上,采用双手实现搓开并均匀摊平至厚度约2厘米。接着,用左手将猪毛一缕缕推至右手掌下,再用右手掌按紧,从而将猪毛的尺寸整理成长20厘米、宽10厘米、厚2-4厘米的毛把,最后将手把两端的不齐毛扯去,使其整齐。
在拔毛阶段,将已整理好的毛把用双手紧紧攥住两端,轻轻抖动拔出等长的两段,长度为10厘米。接下来,将两段毛平行重合,放成一把,再将毛把两端的不齐毛拽下。随后,左手抓紧毛把,右手用铁梳将露出的毛进行梳理,逐一拽下齐毛茬,重复这个过程直至抓不住毛把为止。把拔好的毛一并摆放整齐,以备后续处理。
拔好的毛需要按一定数量进行墩毛坯,将其站立于案板上,双手合拢、向中心挤压并压向桌面,待毛坯下端齐整后,再次竖起,用左手按紧,右手用梳子梳理毛坯梢部。根据需要翻转毛坯,摘除底部的横毛及不齐毛,并重复梳理,直至毛坯整齐。
捆坯子时,调整猪毛的弯曲方向,使毛梢均匀指向外,大小控制在500克左右。用细绳将毛坯捆紧,绳距毛坯根部约1.5厘米,向上捆绑至毛坯上部,形成圆锥状。
将捆好的毛坯放入锅内蒸煮,蒸煮时间根据毛色不同而异:白毛需蒸3小时,花毛5小时,黑毛则需8小时。在蒸途中要定期加水,蒸好后需晾干。如果市场对黑毛需求较高,白毛和花毛可以进行染色处理。
蒸干的毛坯拆分,将合适粗细的毛把与细铁筛结合使用。通过扣击方式,把毛根顺利收集,将累积的毛根按一致的方向排列。处理完成后,将毛坯根朝上放置,以备后续分级。
在分级环节,将毛坯根面朝下,用绳子围好并理顺,绳宽不得超过5厘米。然后使用尺子测量高度,拔出最长的毛,从长度115毫米以上开始,每15毫米为一个长度段,直至全部毛拔完。
最后一步是扎把,将分好长度的毛进行整理,标准直径为66-68毫米,共捆扎5道绳,确保每把毛根部整齐。经过整理后,仔细量一次,再次将超过标准的长毛拔出,放回相应长度的毛中,再解绳扎把即完成猪毛处理的全部流程。
通过以上步骤,您可以清晰了解猪毛的加工过程,提升毛的质量,为后续用途打下良好的基础。
下一篇:喂猪时应避免的五大豆腐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