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子宫感染是母猪在分娩后,由病原菌造成的高热状态。这些病原菌包括溶血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棒状杆菌和大肠杆菌等。该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体温升高,伴随寒战、食欲减退及阴道流出带有腥臭味的分泌物。
感染后,母猪的体温通常超过41℃,并出现食欲废绝、寒颤、乳房缩小、泌乳减少、呼吸加快及心跳加快等症状。此外,感染者往往会感到嗜睡,卧床不起,四肢末端及耳尖发凉,甚至有拱背努责的表现。粪便方面,可能首先出现便秘,后转为腹泻,而阴道黏膜则出现肿胀伴随剧痛,阴道分泌物暗灰色且具恶臭。
在临床上,依据上述症状便可初步确诊产后子宫感染。然而,还需与其他症状相似的疾病进行鉴别,如流产、母猪无乳综合症、子宫内膜炎、阴道炎以及产后败血病等。
为了预防产后子宫感染,产房的环境卫生极为重要。应保持干燥和清洁,选用干净干草作为垫料。在分娩过程中,助产人员应严密消毒并使用消毒药物,避免直接造成子宫损伤。此外,产后36-48小时内注入前列腺素,以确保排净子宫内容物,是降低感染风险的有效措施。
总之,产后子宫感染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及时的诊断、适当的治疗及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母猪的健康至关重要。注意生产管理,确保母猪的良好健康状态是每个养殖者的责任。
上一篇:黑木耳菌种鉴别技术
下一篇:大葱秋季管护讲究“一培二追三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