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母猪子宫炎的发病率在集约化养猪场中不断上升,尤其是在夏季高温期间,母猪的产后发病率显著增加,有些养猪场的发病率甚至达到40%-60%。母猪子宫炎不仅发病率高,而且治愈率低,严重影响母猪的发情、配种和受孕率,尤其是纯种母猪更为明显。
母猪长期单栏饲养缺乏运动,再加上高温热应激使其体质衰弱,分娩时体力消耗较大,导致抵抗力下降。分娩过程中子宫的收缩乏力及产程的延长,容易引起产道损伤和子宫内膜受损,从而出现内出血并引发炎症。
在夏季,外界环境中的病原菌繁殖迅速,容易污染受损的产道,继而引发炎症。此外,若粪便未及时清除,母猪在卧床时也可能导致开放的产道受到污染,增加感染的风险。人工授精过程中消毒不严和技术不熟练也可能导致子宫炎的发生。
母猪在产后常表现为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呼吸加快、精神萎靡等症状,并伴随外阴流出浓性淡黄色或灰白色恶臭黏液。这些黏液通常会粘附在会阴部和尾巴上,部分母猪还会出现便秘现象。断奶后,母猪可能不发情或发情症状不明显,交配时也常因痛苦鸣叫而不愿接受配种,配种后大多数母猪也不会受孕。
对于已经感染的母猪,可采用长效抗生素清除感染的病原菌,同时注射促使子宫收缩的药物,如前列腺素或缩宫素,以帮助排出炎性脓液,并促进子宫黏膜的康复。此外,具体操作中,可以每日使用0.10%高锰酸钾水或0.02%新洁尔灭溶液冲洗子宫,然后注入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各500万单位。根据实践经验,产后康注射液的应用疗效显著。
可以采用中药进行治疗,例如将益母草、香附、当归、川芎等药材按比例配制,煎汤后每日灌服一剂,连续使用三天。
由于治疗子宫炎比较困难,通常急性子宫炎经过多次用药后可能转为慢性,因此预防措施显得更加重要。在分娩舍中,要加强卫生管理,保持环境的干净和干燥,同时对母猪进行彻底消毒。此外,建议在母猪产后8小时内或产出第一头仔猪后,采取肌肉注射长效得米先等预防措施,以有效防止产道和子宫感染,减少因注射造成的应激。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母猪子宫炎的发病率,提高母猪的健康水平和繁殖能力,从而保障养猪场的生产效益。
上一篇:国外优质瘦肉型猪种—皮特兰猪
下一篇:适合养猪的7种替代粮食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