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猪只摄入霉变的玉米后,通常在5到15天内会出现明显的中毒症状,且病程一般持续超过两个月。仔猪的中毒反应往往较为急性,可能在几天内因中毒而死亡。病猪表现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甚至完全停止进食,表现出口渴喜饮等异常。可视黏膜可能出现黄染或苍白现象,四肢无力,运动不稳,粪便从干燥变为稀便,严重时可能混有血丝甚至引发血痢,尿液则呈现浑浊及黄色。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间歇性抽搐和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最终多由于衰竭而导致死亡。一些病例也可能伴有肛门或阴门水肿现象。
霉玉米中毒的主要病因是黄曲霉毒素。在进行诊断时,需要调查饲料的种类及其储存情况,结合病史、发病情况、症状以及病理变化进行初步诊断。确认病因时,需要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
目前针对霉玉米中毒尚无特效解毒剂,临床治疗主要依赖对症处理,并加强肝脏的解毒功能。可以使用一些保肝、强心和解毒药物如维生素E和高糖等。在心衰的情况下,使用强心剂如安钠咖注射液等。发现猪只中毒后,应立即停喂发霉的玉米,必要时进行高锰酸钾洗胃,并服用吸附剂,随后使用缓泻剂。
在玉米收获季节,需关注天气变化,及时收割玉米,确保既不过早也不过迟。收获后应尽快将玉米晾干或烘干,必要时使用防霉剂,如丙酸制剂等。
在玉米储存过程中,需定期检查饲料库的温度和湿度。饲料库温度应控制在24℃以下,相对湿度应低于80%,以防玉米发热和潮湿。
在玉米中添加霉吸附剂可以有效降低霉菌毒素的影响。霉吸附剂主要由酿酒酵母细胞壁的活性提取物组成,能够广谱吸附霉菌毒素,其添加量为0.5至2kg/t饲料。
可以考虑用30%的小麦替代玉米,且在小麦中添加小麦型酶制剂,以增强饲料的营养价值。
对已霉变的玉米应及时挑出,防止霉菌扩散。轻度发霉的玉米可先粉碎,用清水或0.9%的石灰水浸泡24到48小时,直到浸泡水无色,再与预混料混合使用。同时在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B,以增强肝脏解毒能力。
在配制全价日粮时,减少玉米的使用量,适量添加1%至5%的植物脂肪或固体磷脂来补充能量,从而降低中毒的风险。
下一篇:瘦肉型猪养殖技术规范与管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