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性实质性肝炎是一种由毒性因素对肝实质的损害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肝细胞的炎症、变性及坏死,伴随黄疽、消化功能障碍及部分神经系统症状。我们镇曾经发生过几起该病病例,以下是对诊治情况的详细报告。
在2004年10月,我镇的木堰、克勤、龙塘等村连续出现多起生猪死亡案件。经过现场调查发现,主要原因是由于长期的阴雨天气导致饲料玉米未能及时晒干,结果饲喂了受潮变质的玉米。经过统计,全镇共有82头生猪发病,死亡12头,死亡率达到15%。
患病的猪只表现出精神萎顿、食欲不振、后躯无力、行走僵硬、粘膜苍白等症状。其体温正常或略微偏低,粪便干燥呈褐色,更喜食稀食和青绿饲料。部分病猪站立一旁,头低于墙边;有4例出现呕吐、腹泻和阵发性痉挛;3例则可见粘膜黄染,皮肤出血、眼鼻周围发红后变蓝,且耳朵与腹部有浮肿,病程相对较长。
解剖观察发现:早期病例的肝脏肿大,脂肪变性,边缘钝圆且质地脆弱;中期病例中肝细胞坏死及溶解,肝脏体积逐渐缩小,包膜皱缩,肝细胞柔软,表面呈现灰黄色;晚期病例则表现为肝脏缩小,触摸时有波动感,颜色呈黄或紫红,有窦状隙扩张及瘀血、出血的现象,胸腹腔中含有大量积液。
通过对病史的分析及现场饲料(玉米)样品的检查,结合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初步确诊为猪中毒性实质性肝炎。
治疗原则为排除病因、保肝利胆、清肠止酵及促进消化。具体方法包括:
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100-200ml、维生素C 5ml和5%维生素B12ml进行静脉注射。
茵陈五苓散:茵陈100g、猪苓20g、茯苓20g、泽泻25g、白术15g、桂枝10g,水煎后去渣灌服。
方剂包括:茵陈100g、栀子40g、大黄20g、黄芩30g、板蓝根100g;如尿黄短少可加枳实20g和神曲15g;为利尿清热可加茯苓25g、滑石10g和车前子20g。
病例1:木堰村邓某的1头生猪,体重约120kg,病程22天,已使用抗生素无效。主要症状包括体温由39.5℃降至37℃,粪便逐渐恢复正常,可视黏膜苍白,最终以青绿饲料为主。治疗方案为每日1次使用方剂1,结合方剂2,每日三次,连续治疗后恢复正常。
病例2:龙塘村郑某的4头生猪,体重约80kg,病程15天。症状包括体温正常,粪便为褐色粘稠状,阵发性痉挛、可视黏膜黄染,眼鼻周围呈蓝色,腹部浮肿。治疗方案为每日三次使用方剂3,连续治疗5天,最终全部治愈。
在饲料特别是玉米的收获和储存过程中,必须及时晒干,防止阴暗潮湿环境下存放。对轻微发霉的饲料可以先磨粉并浸泡,加强这一过程至水无色后再配合使用,严重霉变的应立即废弃。在预防方面,应重视微生物污染、毒性植物及化学毒物的防范,增强防疫措施,提升肝脏功能,以保障生猪的健康。
上一篇:湖北白猪:我国新培育的优质猪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