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仔猪腹泻的治疗方式,腹腔补液是一种有效的技术。本文将详细介绍腹腔补液的操作方法及其相关注意事项。
腹腔注射是一种将药液注入猪腹腔的治疗技术。本方法具有药物适用范围广、疗效显著、补液迅速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初生仔猪等体质较弱、消化功能不健全的猪只,它们容易出现腹泻,导致水盐代谢失调和大量失水。如果不及时补充水盐,可能会导致仔猪脱水并危及生命。因此,在使用抗菌药物的同时,补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腹腔内的吸收能力很强,能迅速补充液体,尤其适合心脏衰弱或静脉注射困难的情况。
腹腔补液适用于以下情况:
如中毒或仔猪腹泻引起的脱水,药效迅速且时间较短,便于及时抢救。
适用于呼吸衰竭、心力衰弱需要补液的情况,如猪气喘病等。
在中暑等情况下需要补液以及引导体内的物理降温。
如乳猪遭受寒冷,需要补液和体内的物理加温。
由于阉割等原因导致的腹膜炎和肠道发炎情况。
对因各种原因导致药物吸收差的肌肉注射部位。
以下是两个常用的补液处方:
生理盐水150ml,5%葡萄糖100ml,5%碳酸氢钠30ml,青霉素80万单位。每天1次,连续使用3天。
5%葡萄糖200ml,5%碳酸氢钠30ml,四环素10万单位,维生素C10ml。每天1次,连续使用两天。
需准备金属注射器(10ml、20ml),针头(12~18号,长3~7cm),以及输液器(静脉输液和推注两种)。
常用于乳猪和小猪,由右手持注射器以垂直方向刺入腹壁,然后进行药液注入。
适用于中猪和大猪,注意固定好注射部位,并在猪安静时迅速刺入针头,接上输液器进行药液输入。
应遵循安全、迅速、简单、实用的原则。可采用徒手保定、钳耳保定等方法,使猪保持稳定。
乳猪和小猪的注射部位选择在脐部与耻骨前缘的中部。中大猪应选择站立或倒卧时的肷部进行注射。
在进行腹腔注射时,应注意药液温度接近体温,注入大量药液时应加热至38℃左右。确保注射过程中针头固定并避免扩大针孔。此外,消毒和保持注射位置的清洁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多次注射,应避开原针头位置,并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消毒工作。绝对避免使用刺激性药物,谨慎操作以防止损伤内脏。必须确保对病猪的吸收能力良好,再进行补液。通过观察猪只反应,确保补液过程的安全与有效。
上一篇:猪中毒性肝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下一篇:喂猪使用水生饲料的三项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