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早衰花生在结荚期到饱果期这段时间对水肥的需求比较高。如果水肥供应不足,将会导致植株发育不良,生长缓慢,同时叶片会变黄,出现早衰现象,从而减少花生绿叶的面积,降低光合作用能力,进而影响养分的合成和干物质的积累,导致荚果运输速度减缓,影响最终的产量。 补充养分为了防止因缺肥导致的早衰,建议每667平方米的农田在结荚到饱果期时喷施0.3%―0.4%的磷酸二氢钾加1%尿素溶液50千克。最佳喷施时间是在晴天下午4点以后,每隔10天喷施一次,通常喷施2―3次,以有效补充养分,避免出现早衰现象。 灌溉管理由于干旱造成的早衰,应及时进行灌水,以满足花生对水分的需求,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与转运,从而提高干物质的积累并增加产量。 防止徒长在花生饱果期,营养生长逐渐减退,养分主要转移到荚果上。然而,由于温度、阴雨、光照以及氮肥施用过量等因素,可能导致花生的茎叶徒长,过早封行,消耗了大量的养分,抑制果实的干物质积累,从而影响产量。 抑制营养生长因此,建议对有徒长趋势的花生采取相应措施,抑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这样能够明显提高花生的产量。 防止积水花生喜欢湿润的环境,但讨厌水分积聚。在花生的生长后期,绝不能让田间积水。遇到雨水或连续阴雨天气时,需要及时排水,以防止过大的湿度导致茎叶徒长、土壤通气不良,进而影响根系和荚果的发育,还可能引发大量的烂果或发芽现象,降低产量和品质。 排水措施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种植花生时,一定要实施高垄栽培或挖好排水沟,以有效降低水位。 防治病虫害在花生后期,主要的病害是叶斑病,受害的叶片由于叶绿素被破坏会导致光合作用降低,早期落叶,从而影响干物质的积累和荚果的成熟,通常会造成15%―20%的减产,严重时甚至可能减产40%以上。 病害预防为了预防此类病害,建议在发病之前喷洒1―2次1:1:300倍的波尔多液。发病初期,可以选择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治疗。 防治主要害虫后期的主要害虫是以蛴螬为主的地下害虫,应及时防治。而对于蚜虫,当虫株发生率达到5%以上时,可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进行喷雾防治。 |
上一篇:仔猪早期断奶的创新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