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大连普兰店市的皮口镇邵家村,一位名叫刘日勤的养猪专业户,以其独特的养猪模式而闻名。他通过自养种猪、育肥、饲料配制和防疫治病,不仅提高了猪群的成活率,还有效降低了养猪成本,从而提升了经济效益。自1997年以来,他每年生猪饲养量约4000头,年收益超过5万元。以下是他的成功秘诀。
刘日勤为了解决以往育肥仔猪进口的高费用和高死亡率自1997年以来,他选择了自养种猪。他每年饲养优良的瘦肉型公猪,如长白、杜洛克等,并进行人工授精。他的母猪数量达到200多头,年产仔猪超过4000头。这不仅满足了他自己育肥商品猪的需求,还向乡镇农民提供三四百头优良公母猪及杂交仔猪,助力社区养殖发展。
在育肥方面,刘日勤采用自养的种猪进行科学配种,实施杂交化策略。利用自己的瘦肉型杂交仔猪,他每年能够育出三四千头商品猪。由于品种优良,这些猪生长快速,出栏时间早,瘦肉率高,因而受到消费者的热捧,畅销市场。他的成功不仅为自己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还对“菜篮子工程”做出了贡献,确保市场鲜肉的稳定供应。
为了降低养猪成本,刘日勤科学配制全价饲料。他根据种猪、仔猪和育肥猪的不同成长阶段,合理配比营养成分。每年,他从当地市场采购玉米、豆饼和麦麸等原料,经过加工后,制作出优质混合饲料达到一两千吨。这种饲料能够保障猪群的健康生长,避免了劣质饲料的潜在风险,每吨饲料的费用降低约10元。
在防疫方面,刘日勤摒弃了以往依靠乡镇兽医进行防疫的做法。他在猪场选拔了一名素质高的兽防疫员,专负责猪群的疫病防治工作。针对猪瘟、猪肺疫和其他常见疾病,他都能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处理,确保猪舍定期消毒和环境卫生。通过这些措施,他的猪群成活率和商品猪育肥出率均达到了90%以上。
刘日勤的成功案例展示了通过科学养殖和自我管理,养猪业主可以在确保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社区发展做出贡献。他的经验和做法,为那些希望从事养猪行业的农民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上一篇:后备母猪的挑选与养殖管理技巧分析
下一篇:猪丹毒的防治措施:如何有效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