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地冬瓜是一种在种植过程中能够有效节约架材、降低人工成本及管理难度的优质作物。特别是在春季露地栽培时,农民可以将爬地冬瓜与小白菜、小水萝卜、茼蒿等蔬菜间作,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整体蔬菜产量。以下是根据多年的实践总结出的爬地冬瓜栽培技术。
在选择冬瓜品种时,应优先挑选生长势强、分枝能力较差且抗日晒能力突出的中晚熟品种,例如北京地冬瓜和粉皮冬瓜。青皮冬瓜由于抗日晒能力差,不适合进行爬地栽培。
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且土壤疏松的地块。栽培畦应由定植畦和爬蔓畦构成,并且二者应隔开排列。制作畦的方法有两种:
畦宽83厘米,南北两畦并列设置,北畦作为栽培畦,高于南畦,以防北风。在栽培畦中线处开沟施基肥,定植一行冬瓜,瓜苗向南爬延。
按照东西向做成宽1.3到1.5米的栽培畦,南北两旁各做一个爬蔓畦,畦宽83厘米。定植两行冬瓜,分别向南和北延伸。
定植时间应在春季的晚霜过后。定植深度以埋没瓜苗土坨为宜,定植方法分为普通栽法和水稳苗法。
在栽培畦中挖定植穴,尺寸为60到66厘米,将苗轻轻放入并盖土,然后浇定植水。
在栽培畦内开出1条深13到16厘米、宽20厘米的沟,浇水后待水渗下,再将苗放入沟内并封土。
肥水管理是爬地冬瓜栽培的重点,需结合浇水与施肥。爬蔓畦一般不特别进行浇水和追肥,主要根据套种作物的需要进行管理。幼苗阶段可以在前方开沟施肥,后期则根据墒情适时浇水。
在浇过定植水后进行中耕,注意不松动幼苗根部。良好的墒情下可进行2到3次中耕。
当蔓长到60到70厘米时,应进行盘条和压蔓,务必保持生长点露出地面。
选留第二至第五朵雌花坐的瓜,挑选形状正常且发育快的幼瓜。当幼瓜重0.3到0.5千克时即可定瓜。
轻轻翻动瓜体时,每次翻动1/4,避免损伤茎叶,并在每个瓜下铺垫草垫以防烂果。
常见的病害包括猝倒病、疫病、枯萎病等,采用不同的防治药物进行针对性防治。
应及早防治瓜蚜和白粉虱等虫害,选用低毒农药以确保安全。
爬地冬瓜的收获应在果实充分发育时进行,注意掌握市场行情,合理安排收获时间,以确保产量和品质。
上一篇:猪常见寄生虫病的几种类型解析
下一篇:中国主要猪种分类及特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