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国农作物受到了灾害天气的影响,生育期有所推迟,这使得夏玉米和中晚稻等粮食作物面临早霜和寒露风的风险。如今正值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必须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以防止早霜和寒露风所带来的影响,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以确保秋粮的丰收。
在玉米的乳熟期,适时浇灌灌浆水至关重要,尤其是在9月份,部分地区可能出现秋季干旱。为了避免因此导致的减产,应在收获前7至10天进行灌水,水量应适中,避免倒伏。此外,如果遇到大雨,需要及时清沟排水,以防涝害。
在玉米植株孕穗后,应尽早清除空秆和病株,特别是丝黑穗病株,建议将其带出田外并深埋处理。这不仅可以改善土壤通风和光照条件,降低肥料消耗,也利于植株的正常生长,促进大穗饱粒的形成。
今年由于播种时间的延迟,玉米生长周期受到限制。在8月中下旬,可采取喷施磷酸二氢钾等措施,放秋垄,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进而促进早熟丰产。
当玉米达到蜡熟末期时,应避免过早去打叶削顶,可以通过站杆扒皮晾晒,加快籽粒脱水,提升玉米品质。关注天气变化,在早霜来临前1至2天收割,可以更好地保护玉米的后熟过程。
为提高水稻的通风和透光条件,必要时应在霜冻或寒露风来临前1至2天灌水,水深约3寸,可以有效提升土温2至3℃,提升田间湿度。遇到极端天气后,要迅速排水,防止烂根和叶片变软。
在早霜或寒露风期间,适时在水稻开花前和收花后喷水,有助于增加株间湿度,减缓降温速度,调节田间小气候,从而提高结实率。
对于生长不良的水稻苗,应在寒露风到来之前施加适量氮肥,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和抗寒能力。寒露风后应及时追施磷酸二氢钾,以促进抽穗,增加结实率。
在水稻颖花开放时,需适当断水,以促进成熟。一般收割前7至10天应实施断水,确保干田收割,以提高收成质量。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气候变化,采取科学的农作物管理措施,将有助于提高秋粮产量,确保粮食安全。
下一篇:仔猪白痢的四种治疗方法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