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是一种经济价值高、营养丰富的作物,掌握合理的种植技术能够提升产量及品质。本文将从轮作、整地、播种和田间管理四个方面为您详细介绍豌豆的种植要点。
在种植豌豆时,应避免连作,因为连作会导致病虫害加重,从而影响产量和品质。豌豆的根系会分泌有机酸,增加土壤酸度,进而影响根瘤菌的发育。农谚有云:“豌豆能肥田,只能种一年”,因此建议在种植豌豆后至少间隔4至5年再进行种植。特别是白花豌豆,相较于紫花豌豆,其对连作的忌讳更为明显。
豌豆的根系相较于其他食用豆类较为弱小,因此在整地时应适当深耕和细耙,以疏松土壤,促进根系发育,从而提高出苗整齐度与幼苗健康度。对于华北地区,春播是主要选择,建议在前茬作物收割后立即除草和深翻,确保土壤在第二年春季解冻时保持湿润。
在播种前,首先应精选种子。若种子用量少,可使用粒选;用量多时,推荐筛选或盐水选种,以去除虫伤粒和不完整的种子。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用干燥器以温热方式处理种子,这样能促进完成后熟过程,短时间内提高种子发芽率。播种一般在3月上中旬进行,采用条播或穴播的方式,条播行距约30厘米,穴播则为20至30厘米。每亩所需播种量为7.5至10公斤,播种深度一般控制在5厘米,干旱时可适当加深。
在豌豆幼苗期,草荒现象容易出现,因此需要进行2至3次的中耕除草。首次中耕的合适时机是株高5至7厘米时,第二次中耕在株高10至15厘米时,结合培土进行。后期中耕需根据生长情况灵活安排,以免损伤植株。
对于蔓生豌豆,达到30厘米高时需进行搭架,以免其蔓藤蔓延至地面,导致田间管理难度加大及下部茎叶腐烂。搭架后,茎蔓能顺利生长,产量能提升一倍以上。如发现部分品种在生长到30厘米时可进行摘心,促进旁枝生长,提高开花和结实率。
施肥时以基肥为主,除了施用堆肥与厩肥外,还应多施磷肥和钾肥。播种时采用根瘤菌拌种能够显著提升肥料效果。在幼苗期,若土壤贫瘠,需适当施用少量速效氮肥,促进茎叶生长。特别是在开花结荚期,进行根外喷施磷肥和微量元素肥料可显著提高产量。
豌豆对水分要求较高,需要在生长过程中保持土壤湿润。尤其在播种后若遇干旱,需及时灌水以促进种子发芽。特别是在开花和结果期,需水量更为重要。
通过以上方法与技巧,您将能够更加科学高效地种植豌豆,助力获得丰收!
上一篇:食醋可防治仔猪腹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