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的油菜生产具有几个明显的特点。首先,品种选择优越,全市以苏油4号为主要品种,辅以苏油1号,优质品种覆盖率超过95%。其次,出苗情况良好,9月下旬的播种适应了适宜的墒情,确保了一播全苗。再者,天气条件也十分有利,自10月1日以来,温度适中,日照充足,雨量适中,为幼苗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环境。最后,苗床的留苗密度偏高,这主要是由于秧田面积较小、播种量过多、出苗均匀以及间苗不足等因素的影响,这对壮秧的培育是不利的。因此,当前需要加强苗床后期的管理,确保高标准、高质量的移栽。
为了实现早期移栽,应在10月下旬尽早动手,力争在立冬前后完成移栽工作。确保移栽时带肥、带药、带土,栽前一周施加“起身肥”,栽前2-3天使用“起身药”,并根据墒情隔夜浇“起身水”。根据苗体大小分批进行移栽,避免栽种过大或过小的苗木。此外,移栽前一天需在每亩土地上喷洒50%乙草胺乳油100毫升加水50公斤进行土壤封闭处理,移栽时尽量减少对表土层的破坏,以提高除草效果。
受近年来农资价格上涨的影响,肥料投入量难以增加,土壤地力有所下降,进而影响油菜的高产与稳定。应适当提高施肥量,推行平衡施肥,每亩施用纯氮15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5:0.6,其中基苗肥占总施肥量的55%-60%。建议每亩在移栽时施用45%三元复合肥25-30公斤、碳铵20公斤或尿素10公斤,以及0.5公斤硼砂。注意碳铵需在移栽前隔夜施用,而复合肥、硼肥和尿素混合后施入穴与穴之间,以防止肥料直接接触油菜根造成肥害。
在移栽前要清理加深外沟,并在移栽时开好田内沟,做到先开沟后种菜或边开沟边种。每3-4行设置一条竖沟,每30-40米开一条横沟,并确保沟头畅通。移栽结束后要清理沟道,确保沟沟相通,内外配套,以有效防范渍害。
本地油菜的移栽密度通常偏低,可以在原基础上增加20%,确保每亩的平均密度超过6500株(行距45-50厘米,株距20厘米)。
移栽后,各项管理工作需重点关注“三补一防”。首先是补配套,对尚未配套的田块及时开沟、补配套。其次,基肥不足的田块需及时补肥。再者,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需根据田间草情,适时进行化除,特别是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田块,每亩使用12%烯草酮乳油40毫升加水50公斤喷雾,寒流来临前停止用药。最后,要防治病虫害,及时掌握田间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并选用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
上一篇:子猪栏和保育栏的福音
下一篇:仔猪出生时的管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