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流行性腹泻主要是由类冠状病毒引发的疾病。这种疾病在季节上表现出明显的规律,通常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2月底之间爆发。几乎所有年龄段的猪都有感染的风险,其中1至5日龄的哺乳仔猪感染率最高,死亡率几乎接近100%。随着猪龄的增长,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下降。病猪和带毒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播源,主要通过消化道进行传播。
在猪群中,若有几头猪发病,整个群体及附近的猪通常在3到5天内也会感染。初期,猪体温可能升高至40-41℃,并伴有剧烈的腹泻,粪便呈喷射状,颜色多为黄绿色或灰白色,并内含大量气泡。猪只的食欲逐渐降低,甚至完全拒食,精神状态不佳,毛发松散,消瘦,脱水,减少活动。一般情况下,经过大约三天的腹泻后会自愈,但若个别猪只体弱且发病后出现继发感染则可能导致死亡。
通过观察发病时间和临床症状,通常可以轻松判断该病。粪便的水样及颜色(黄绿或灰白色)并伴有气泡的特征可以与其他胃肠炎疾病进行区分。必要时,采用免疫荧光法进行更精确的诊断。
对于急性流行性腹泻,抗生素的疗效并不显著。因此,采用土法良方进行治疗有时可见成效。
以下是几种具有一定效果的治疗方:
此外,更多的配方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对于个别未痊愈的猪只,可以再次服用相关草药。
通过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减少猪群之间的接触,并对病猪进行隔离,可以有效降低疾病的传播风险。同时,定期接种疫苗也是预防该病的重要措施。若及时发现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整体治愈率还是比较高的。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和科学的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控制急性流行性腹泻的发生。
上一篇:猪的常用饲料-糟渣类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