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的繁殖管理对于养殖效益至关重要。通过科学的饲养方法、合理的配种安排以及有效的保胎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量。以下是加强母猪繁殖管理的六个要点。
在母猪的不同阶段,需要提供适合的饲料。空怀期、怀孕中期和哺乳后期应多喂粗料,并适量给予青料;怀孕初期及后期、哺乳初期则要提供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精料与青绿多汁饲料。此外,为了确保母猪的健康,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尽量减少转群、驱赶和打架等外界刺激。
选择在4到5月份和9到10月份进行配种是最佳的周期,通过这样的方式,母猪可以在春秋两季生产,进而避免寒冷和炎热季节对产仔的影响。
在进行配种时,要遵循“老配早、小配晚,不老不小配中间”的原则。一般来说,在母猪发情后的19到30小时内,待阴门红肿开始消退并流出丝状黏液时,就可以进行配种。此外,初产母猪应在7到8月龄且体重达到100kg以上时开始配种,建议采用双重配种的方法,这样可有效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量。
母猪在配种后9到13天和分娩前21天是流产的高风险期,因此需特别加强保胎措施,供给充足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此外,需避免机械刺激和群体中出现的打斗现象。在猪场内,要认真记录配种情况,避免近亲繁殖,并做好疫病防治工作,以确保浓缩猪场的整体健康。
分娩前5到10天,要彻底清洁产圈,并用新鲜石灰水进行消毒。临产前,使用消毒液处理母猪的腹部与乳房。母猪在产仔后要及时清除仔猪鼻中的黏液,并处理胎膜。如果遇到假死仔猪,应采取急救措施。同时,确保分娩舍的温度保持在26到32℃,对于初生仔猪尤为重要。
在仔猪22到40日龄之间进行早期断奶,并注意仔猪的补铁和保暖工作。仔猪断奶后2到5天内可给母猪喂催情药,母猪一旦发情应立即进行哺乳期配种,以提高年产胎数。这将有助于提升养殖场的整体效益。
通过实施上述管理措施,母猪的繁殖效率将得到有效提升,从而实现养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仔猪乙酰甲喹的症状与救治
下一篇:香菇菌筒转色重不出菇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