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养猪国家,生猪存栏量、出栏量和猪肉产量均位居世界首位。根据统计数据,2005年我国猪肉产量达5009万吨,占全球猪肉总产量的48.86%;生猪存栏量达到48881万头,占全球存栏量的50.90%。屠宰数量也达到65165万头,占全球屠宰总量的49.82%。可繁母猪的存栏量约为4800万头,其中能够生产优良种猪的基础母猪大约在100万头左右,提供的种猪超过600万头。
作为世界生猪存栏量和猪肉产量最大的国家,中国在种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探索。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美国、英国、法国、丹麦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些差距。良种繁育体系的核心在于将纯种核心群选育、良种扩繁、杂种优势利用与商品猪高效生产有机结合,为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打下基础。因此,建设完善、健康、可持续的种猪良种繁育体系,是推动养猪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
北京养猪育种中心经过多年的发展,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四级种猪良种繁育体系。这个体系包括原种场(核心群)、扩繁场(繁殖群)、商品场(生产群)和终端商品猪饲养场。四级体系的主要目标是为顾客提供优质、安全、绿色的猪肉,体系的重点在原种场(核心群)。
原种场位于种猪繁育体系的金字塔顶端,主要负责品种规划和育种方案的实施,以获得最大的遗传进展。优质的后代可以用于更新核心群或者为扩繁群提供后备种猪。
北京养猪育种中心旗下的SPF育种管理中心是国内唯一专注于SPF猪系统开发的企业,经过多年研发,形成了完整的SPF猪应用技术体系。核心群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猪场的生产性能和长期发展。研究发现,核心群的数量应占整个基础母猪群体的30%左右,以确保育种效果。
扩繁场位于繁育体系的中间层,负责扩繁纯种母猪和生产杂种公母猪。其主要目标是提高公猪和母猪的生产性能,确保后备猪的质量来源于核心群。商品场则是繁育体系的底层,主要负责杂交与商品猪的生产,提升整体生产效率和猪群的产出能力。
终端商品猪饲养场是整个繁育体系的最终实现,其饲养的商品猪接受市场和消费者的考核。北京养猪育种中心在河北省承德市建立的终端饲养场采用“公司农户”模式,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北京养猪育种中心已建立了成熟的四级种猪繁育体系,是一个集种猪生产、科研、育种、销售及培训服务为一体的大型种猪企业。这一经验为国内养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推动了整个种猪良种繁育体系的建设。
上一篇:平菇发生锈斑病应的防治
下一篇:平菇增产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