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的寒冷天气给平菇的培育带来了不少困难,如发菌速度缓慢和畸形菇的产生。因此,采用有效的保温措施、利用生物能维持温度,可以显著降低种植成本,提升平菇的产量和质量。
在秋季进行接种,待气温变冷时,平菇菌袋内应至少生长到一半的菌丝。此时,通过保温措施,可以帮助菌袋快速发满菌丝。如果未提前接种,也可以在寒冷时期采取加温发菌的方式。
气温降低后,应尽量将菌袋高、宽地堆码,以有利于聚温和保温。在每排堆码7层的基础上,排与排之间留出50厘米的间隙,以便于空气流通。每4排菌袋为一段,段与段之间相距67厘米,确保方便管理和翻堆。
菌袋堆码后,应覆盖2层塑料薄膜,以增加保温效果。同时,可以将新接种的菌袋与保温菌袋同时堆码。底层可放置3层发好半袋菌丝的菌袋,再放4层新接种的菌袋,通过揭膜降温,确保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
在发菌过程中,需每天检查菌袋的温度。当温度超过27℃时,需及时揭开膜降温。满菌丝的菌袋应立即转移到出菇场地,确保其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
将满菌丝的菌袋放入出菇场地时,每排同样需堆码7层,排间相距40厘米,并保持适当的通道距离以便于采收管理。在低温情况下,可以在平菇堆上架设细竹竿,并覆盖塑料薄膜进行保温。气温较高时,应开启窗户,以保障良好的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综合采取上述措施,有助于优化冬季平菇的培养过程,提高出菇率和减少成本,让种植者在严寒季节也能获得优质的平菇。
上一篇:利用臭猪血诱捕河虾的新方法
下一篇:提高母猪多胎率的实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