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七种植中,合理的选地和整地过程至关重要。确保土壤质量和地形适宜,将直接影响三七的生长和产量。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三七的种植方法及管理要点。
选择适合的地块是成功种植三七的重要第一步。最佳地块应为坡度在5至15度、排水良好的缓坡地,土壤富含有机质,理想的土壤类型为腐殖质土或砂壤土。前作作物选择玉米、花生或豆类较为适宜,避免使用茄科植物。
在确定了合适的地块后,建议休闲一至半年时间进行多次翻耕,翻耕深度15至20厘米,以促进土壤的风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翻地前铺草烧土,或每亩施用100千克石灰进行土壤消毒,增强土壤的土壤结构与养分储存。准备工作完成后,再施加5000千克腐熟厩肥和50千克饼肥进行深耕,平整土地,作出南向畦,畦宽1.2至1.5米,畦间距50至150厘米,畦高30至40厘米,并用竹竿或木棍防止土壤流坍,保持畦面瓦背形态。
三七主要采用种子繁殖。每年10至11月,选择3至4年生植株结出的成熟、红色果实进行采摘处理。使用65%的代森锌400倍液或50%的托布津1000倍液浸种10分钟进行消毒,确保种子的健康。在处理后,应及时播种或采用层积保存,以防种子失去生命力。
在播种时,用工具标记行距,保持行株距为6厘米×5厘米,撒播时均匀施加一层混合肥,覆盖稻草以保持土壤湿润并抑制杂草生长。每亩需要播种7万至10万粒种子,约折合果实10至12千克。播种并适量浇水后,使用银灰色地膜覆盖可显著提高产量和保水能力。
在苗期管理中,干旱天气应保持土壤湿润,及时排去积水,并定期进行除草。苗期追肥以磷肥为主,通常追施三次,第一次在3月,后两次分别在5月和7月进行。育苗一年后,通常在12月至次年1月进行移栽。选苗时需注意剔除病弱苗,提前进行根部消毒,并及时栽种。
在田间管理中,除草和培土是日常维护的重点。由于三七为浅根植物,根系主要分布在15厘米的表层,避免中耕以防损伤根系。雨季要及时排水以防根腐病的发生。
三七追肥应遵循“多次少量”的原则,幼苗出土后要施用草木灰以促进生长,4至5月施加混合有机肥,冬季清园后再施加一次混合肥。为了提高三七的产量,当花薹出现时,及时摘除,以避免不必要的养分损耗。
综上所述,对三七的种植过程进行合理规划与科学管理,能够有效提升三七的生长质量和产量,从而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
上一篇:当归的采收与加工方法探究
下一篇:三七的生长条件与环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