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又称田七或金不换,属于五加科植物,其学名为Panasxpseudo-ginseng Wall.。这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超过四百年的使用历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收录。三七首次见于《本草纲目》,书中记载其味道微甘而带苦,类似于人参的味道,强调其在治疗外伤和瘀血方面的奇效。南方军人常用其作为金疮的主要药物,显示出其药用价值的卓越。
《本草新编》对三七的推崇有加,称其为“止血之神药”,能够有效止血,无论是外伤出血还是其他原因引起的血液异常,均可用其治疗。著名的医书《本草纲目拾遗》对三七与人参的比较也颇具价值,认为两者虽功效相似,但三七尤其在补血方面具有独到之处,因此被视作药品中的珍贵品。
三七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通常高度为30到100厘米,其茎直立,表面带有条纹。三七的地下部分有肉质根茎与根,叶片呈掌状复生,轮生于茎顶,每片叶子有5至7个小叶,形状为卵圆形或披针形,周边有锯齿状边缘。三七的花序散生在总花柄顶端,上面开有多数的小花,果实为近肾形的浆果,成熟时呈红色。
三七喜温暖的气候,适合栽种在冬季温暖、夏季避免酷热、且四季温差不大的环境中。若遭遇严寒,根和种子容易受到冻害。三七偏好在半阴半阳的地方生长,需水源,避免阳光直射。以云南为主要产区,其年平均气温大约为20.1℃,适宜栽培三七的最佳气温范围在15-17℃之间,且年降水量在920.9mm左右,相对湿度在70%-90%间为最佳。
随着时间的发展,三七从野生植物逐渐变为人工栽培,并成为国内外市场上的畅销产品。云南等地不仅是三七的主产区,广西、四川等省也已有栽培。此外,陕西秦岭以南的地区也成功引种。这一过程中,三七的药用部位主要为根、根状茎,此外,其花叶也能作为茶饮,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
上一篇:细辛种植的地块选择与畦作布局指南
下一篇:当归越冬期的养护与管理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