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其种植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和方法。以下是一些关于三七种植的实用建议,帮助你成功栽培这一植物。
三七喜欢高燥、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质壤土,最佳的种植地为向阳的缓坡地,坡度在5到15度之间。建议在秋季进行多次翻耕,深度可达40厘米。经过3次犁耕、3次耙耕的处理,有助于土壤的通气和风化。在四川等地区栽种三七时,可以于翻地前在畦面铺草焚烧,以增加土壤中的养分,同时消灭病虫害。此外,还应进行土壤消毒,为后续的种植打下良好的基础。
每个三七园的面积应控制在2到3亩,形状为长方形,宽20到30米,长60到70米。园与园之间保持3到4米的间隔,以便于空气流通和田间的管理。
三七植物喜欢阴凉的环境,因此在人工栽培时,需搭建遮荫棚。棚的高度应在1.5到1.8米之间,立桩的长度为2到2.3米,入土深度需达到50厘米。每畦中间应立一行桩,间隔2米设一根,周围安装边棚,以确保通风与湿度调节。棚的材料可以就地取材,多采用木材或水泥预制件。棚顶用铁丝拉成横梁,再用竹子编织成方格进行覆盖,从而调节光照度和荫蔽度。
在搭建好荫棚后,应施足基肥,并进行最后一次耕耙。此时,可以将畦面制作成龟背形状,宽度设为1.3米,高度为30到40厘米。
移栽时间分为冬栽和春栽,其中冬栽效果更好。冬季栽种一般在11月下旬至12月进行,以确保在休眠芽萌动前完成。移栽时需小心挖起种苗,避免伤及根系。根据苗的大小分级栽种,不仅能确保出苗整齐,还便于后期管理。
在栽种前,应剪去种苗的黄叶,可考虑用1:1:200的波尔多液浸泡10到15分钟,或用0.3度的石硫合剂浸泡10分钟后晾干再进行栽种。栽种时要根据苗的大小,按行株距分别开穴,穴深约3厘米,将苗放置于穴中,确保芽头朝下。对于平地的情况,可以在畦面开横沟,按适当的行株距均匀放置苗木。
栽植后需覆盖细肥土,厚度约为1.5厘米,再在畦面盖草,确保土肥不裸露。最后,进行一次透水浇灌,以保持土壤湿润。需要注意的是,每亩需种植约2万株苗木,以保证适宜的生长密度。
通过上述详细的种植技巧和管理方法,相信大家可以积极开展三七的栽种工作,获得丰收。
上一篇:三七常见病虫害防治
下一篇:当归的种植场地选择与土壤准备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