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辛是一种喜爱疏松肥沃及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植物,在栽培过程中需选择合适的生长环境,以确保其健康生长。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细辛的选地、整地、繁殖与田间管理的方法,助您成功种植细辛。
细辛适宜在酸碱度为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壤中生长,避免强光暴晒,且对干旱敏感。因此,在东北主产区,林下栽培是较为普遍的选择。选择的林地最好是阔叶林,针阔混合林次之。坡地的朝向以东或西向为佳,坡度保持在10度以内。
整地应在春夏季节进行,以便土壤熟化,从而促进细辛的生长,减少病害。整地前需去除林内的灌木及过密树枝,保持林下50%-60%的透光率。整地的深度控制在15-20厘米,去除石块和树根,平整土面后,制作宽1-1.2米、长10-20米、高20厘米的高畦,作业道宽度可根据土层厚度做适当调整。
细辛的繁殖主要有两种方式:种子繁殖和分根繁殖。
第一步是在光线较弱的地方挖一个深约15厘米的浅坑,将1份种子与5份以上的沙子混合后放入坑内,表层覆盖5厘米的沙子及树叶或稻草。务必保持土壤湿润,防止积水,播种时可采取撒播、条播或穴播的方法。在有充足种子的情况下,推荐采用育苗移栽。
通过收获植株中的根状茎进行繁殖。将根茎上部约4-5厘米长的一段剪下,确保每段有1-2个芽苞并保留根条,以20厘米×20厘米的距离挖穴,每穴种植2-3段根茎。
细辛的田间管理包括浇水、除草、光照调节、施肥和摘除花蕾等方面。
细辛根系较浅,不耐干旱,特别是在育苗期,需定期检查土壤湿度,及时浇水,确保苗的健壮。同时,必须及时拔除畦内和畦沟中的杂草。
5月份前,细辛苗需较大光照,可不设遮阴;从6月开始,则需控制光照在50%-60%的透光率,若在老参地栽培,需搭建荫棚以满足光照需求。
细辛生长喜肥,尤其在贫瘠的土壤中,更需施肥。基肥推荐使用猪圈粪或熏土肥,结合过磷酸钙施用。每年的5月和7月可采取喷灌的方式施用肥料,以促进其生长。
因多年生植株每年开花结实会消耗大量养分,因此建议在除留种地外,将花蕾全部摘除,从而提高细辛的产量。
综上所述,细辛的种植过程虽需细致入微,但只要掌握上述技术,便可在合适的环境中,获取丰硕的细辛产量。
上一篇:当归褐斑病的危害及防治
下一篇:当归的收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