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在种植时,选择无破损、无病虫害及无畸形的块茎最为理想。但在种物紧缺的情况下,轻微破损的块茎经过适当处理后也可作为种材进行栽培。以下是有效的处理方法和种植建议。
对于破损的块茎,首先需要利用刀具或竹片将破损部位削去。削切后应将切口置于阳光下晒干至不再出浆,这样可以减少滋生病虫害的风险,确保栽种后的正常生长。
在进行大白麻的种植时,经过一年的培育,大白麻可以成长为一个大型的箭麻。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无性繁殖时,必须掰掉箭麻顶端形似“鹦哥嘴”的混合芽,以防止箭麻再次抽茎生长,此过程称为“灭箭”。
在进行灭箭操作后,建议将削去芽的部分放置一段时间,使其形成薄膜,以防营养液外渗,减少腐烂的风险。去掉箭的箭麻在栽种后,会在一年内生长出3到5个大白麻和少量的小米麻。
虽然大白麻的加工用于药用价值很高,但作为种植物进行栽培可能并不十分划算。然而,有人也尝试采用“灭芽”方法对大白麻进行实验,旨在打破顶端优势。
灭芽的方法与箭麻的灭箭类似,使用灭菌的小刀削去嫩芽。由于白麻的芽较小,仅用手难以拆除,因此建议用小刀进行削切。每切割一次,务必对刀具进行消毒,随后在阳光下轻微晒干被削部位,确保浆液形成一层薄膜后立刻进行栽种。
栽植后的种麻体上会萌发出众多新芽,这些新生麻有可能长成箭麻、白麻和小米麻。值得一提的是,一个大白麻能生成多个箭麻、白麻和许多小米麻。例如,在1975年陕西宁强县的一次春季收获中,有一株原重20克的灭芽白麻,其周围长出了8个箭麻(重达0.925千克)、7个白麻(重0.15千克)和78个麻米。这些生长数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蜜环菌的营养供给。
通过以上的方法与技巧,可以有效地进行天麻的栽培,为后续的发展和收益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