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其采摘后处理过程尤为重要。因为天麻在存放时间过长后容易出现变质现象,特别是春麻在高温环境下更容易霉烂。因此,及时加工是保证其质量的关键步骤。
在天麻采摘后,首先需要利用清水将其表面的泥土彻底清洗干净。接着,用干布将水分擦干。此时,需要准备细沙和锅,根据锅的大小分配相应的沙子和天麻数量。一般来说,大小锅应分四至七公斤沙和一至二公斤天麻进行加工。
在天麻加工过程中,进行分级是极为重要的一步。不同大小的天麻需要分开炒制,以避免出现部分天麻炒焦而部分未熟的现象,这将直接影响成品的质量。
使用大火将沙子加热至红色时,可将天麻放入锅中,并利用铁铲不断翻动。炒制的时间需要控制,听到天麻发出类似玉米粒炸裂的声音时,当声音变小立即取出。随后,将炒好的天麻放入冷水中,待其降温后,用竹刀轻轻刮去外皮,清洗干净后放入明矾水中漂洗约十分钟。
漂洗后的天麻需放在空筐中晾干水分,然后进行分级放入炕筛进行干燥。初始时,烘干的温度控制在50至60℃,经过两到三小时后逐渐升高至70至80℃。当天麻接近六七成干时,可以用木板进行压扁,若产生气体可用竹针刺破释放后再进行压扁。
最后,通过炭火与硫磺的结合,达到全干的状态,最终形成乳黄色半透明的成品。这种加工方法的优点在于,经过高温处理后,天麻的表皮被刮去,但内部的药物成分却得到了很好的保留,成品质量极高,因此被誉为“雪天麻”。
掌握这一系列的加工流程,不仅能够保证天麻的质量,也能为中药材的有效利用提供保障。
上一篇:陕北天麻夏季怎样管理
下一篇:室外栽培天麻怎样才能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