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天麻生产面积的急剧减少,与此同时,市场对天麻的需求却在不断上升,这使得天麻价格持续走高。因此,许多种植户开始咨询有关天麻栽培技术。为了帮助广大麻农,提高天麻的产量,我们采访了天麻专家,山东省农科院的曹德宾教授,以下是他总结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采用新方法获得新菌种,是使用最新生物技术对蜜环菌进行脱毒处理。传统的蜜环菌种效果虽好,但大多数种植户单靠购买的母种进行再扩繁,导致栽培效果不尽如人意。
要求选择三代以内的纯分离菌种,采用先进生物技术进行脱毒处理的蜜环菌是最佳选择。仅进行一次传代培养制作二级种和三级种,避免传统方法中菌种活力下降和特性退化的问题。
菌材的选择应以当年的柞木为主,并使用脱毒处理的蜜环菌种。在接种后约4个月内确保菌丝深入木质部,检查时树皮应紧实且无脱落现象。需要注意,不宜使用松、杉、柏、樟等树种,且不建议用一年以上的菌材直接进行栽培。
最新的技术为天麻进行有性杂交,这种杂交优势能显著提升生产效果,而传统的麻种往往仅为“代代相传”的小麻米,栽培效果难以保障。
成活率是生长的关键,麻种以白麻为佳,单个重量应在10-50克之间。同时,麻种要确保完整无损,没有病斑或虫害,经过光照检查通体透明无阴影。
杂交天麻种的最终效果是高产量。普通麻种产量通常较低,而杂交麻种的产量可达到20千克以上,甚至更高,表现出更好的经济效益。
适宜的栽培场地应温暖湿润,避免阴冷及积水。可选择荒地、林间空隙、山坡阴面或沙质土壤等地方,也可以利用室内、地下室等环境创造适合天麻生长的条件。
天麻的栽培管理技术较为简单,首先要保持土壤的含水率,干旱时及时浇水。此外,棚内温度应不高于28℃,并要做好排水设施,以避免因阴雨天气造成的水分过多。
及时收获至关重要,但在实际栽培中常常被忽视。天麻需在每年11月份后进行收获,春季栽培的麻种也要避免延误,防止出现烂麻或虫害,影响商品价值。
通过以上的技术指导,相信广大麻农能够实现高产、优质的天麻栽培,获得更好的经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