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是一种多年生的寄生草本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和市场需求。本文将详细介绍天麻的采收及商品加工过程,以帮助生产者优化天麻的处理方法,提升产品质量。
天麻的采收时间与栽种方式密切相关。对于无性繁殖的天麻,如果选择了冬季栽种,通常在次年冬季或第三年春季进行采挖。而春季栽种的天麻,则需在当年冬季或次年春季采收。关于有性繁殖,如果在第一年的6月播种,那么在第二年的11月即可进行采挖,届时约有80%的产量为商品,20%可用于种麻。因此,有性繁殖的采收时间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进行调整。
新鲜天麻在采收后,需要立即进行加工。由于鲜天麻在堆放3至5天后会开始腐烂,因此及时加工是关键。在加工之前,需对天麻进行等级分类:鲜重在80-100克以上的大麻为一等,40-79克为二等,40克以下或发生碰伤、挖断的则为三等。将分等级的天麻清洗干净,务必在当天进行加工,以免影响商品质量和药用价值。
清洗后的天麻需要按照等级在沸水中进行处理。每50千克水中需加入100克白矾,轻轻翻动数次,以确保均匀加热。不同大小的天麻煮沸时间也不同,大麻在水重新煮沸后需煮5-8分钟,而其他等级的天麻时间应适当减少。煮好的天麻特征包括表面的水分能很快散失、麻体内部无黑心、呈透明状,并且用细竹插可以顺利进入麻体。确认煮熟后,需立即取出天麻,并放入清水中浸泡,以防过熟和互相粘连,从而破坏外皮。
在浸泡后,应迅速转入熏房进行硫磺熏蒸,时间为10至12小时,以确保天麻外表洁白亮丽,并有效预防虫害和霉变。熏蒸之后需及时进行干燥处理,可以选择晒干或烘干的方法。烘干时,初始温度应掌握在50℃左右,待水汽散去后,可以逐渐升温至60℃至85℃,确保水分的释放过程平缓,以免形成硬壳和中间髓心。在烘干至七八成时,取出天麻进行整形,并盖严以发汗1至2天后再回到烘房继续干燥。
干燥完成后,商品天麻需按大小和色泽进行分级。优质的天麻表面光滑,无焦斑和鼓泡现象,断面呈现白色且坚实。这些质量标准不仅影响市场接受度,也直接关系到天麻的药用价值。
通过了解天麻的采收与加工流程,生产者可以有效提升天麻的品质,增加其市场竞争力。
上一篇:天麻栽培的小气候环境
下一篇:天麻种材的培养